《紫外线灯强度监测方法与频次》讲解了紫外线灯在室内空气和物品表面消毒中的具体应用方法、注意事项及其登记管理制度。该文描述了紫外线通过破坏微生物DNA结构或电离产生臭氧的方式对无人环境下的空间空气和部分耐腐蚀物品进行高效杀菌。其中提到,空气消毒需关闭门窗并保证每次辐射时间达到30分钟以上,对于特定环境如诊室、病房的终末消毒效果显著,但在实际使用中受到环境湿度和温度的影响较大时应延长时间。同时,对物表消毒时,文中强调需要充分暴露物体表面,并注意紫外线因穿透力弱而导致覆盖不足的问题,建议采用多次翻转或多点照射的方式解决粗糙表面消杀问题。针对设备本身的管理维护方面,文章明确了灯具安装要求,推荐安装高度和功率密度标准,还特别指出每周对灯管清洁的重要性,确保其性能处于良好状态;另外详细介绍了消毒使用情况登记的意义和包含内容,并规定紫外线灯管的有效寿命及相关监测标准。
《紫外线灯强度监测方法与频次》适用于医院感染控制科、医疗卫生机构保洁人员及从事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等。相关领域人员可以依照文件指导,在开展常规的空气及表面消毒工作中准确执行紫外线灯的相关操作规范,确保其在传染病隔离、终末消毒等场合发挥最佳消毒效力,为公共健康保驾护航。文件同样可以作为培训资料用于提高医疗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