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在天气现象观测方面的专业规定与实施方法,其发布时间为2007年6月22日,并于同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针对气象领域中的地面气象观测进行规范化和统一化的指导,涵盖了多种天气现象的观测方式、技术要求、数据记录及处理等详细步骤,同时明确了天气现象的具体定义及分级分类。通过这份文件,能够确保观测数据在全国范围内具备更高的精确性和可比性,进一步推动气象业务向系统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为我国的气象研究、气候预测以及防灾减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同时,该文档还对参与观测的工作人员提出了具体的规范建议,强调操作流程的规范性及数据记录的真实可靠。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开展地面气象观测的相关部门和个人,特别是气象部门的观测员、技术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此外,该规范也可供高校与科研机构从事气象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参考使用。无论是用于日常监测、科学研究,还是应对气候变化或自然灾害的防控工作,本规范都能为准确捕捉天气现象的变化规律提供权威指导。对于希望学习气象基础知识的初学者来说,此文档也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