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气象术语》讲解了关于生态气象的基本定义、常用要素以及各类相关的科学概念和实践操作。该标准界定了生态气象常用的术语和定义,涵盖范围广泛,从基础术语如生态气象学与生态气象观测到具体分类的术语包括大气要素术语、水环境要素术语、土壤要素术语、生物要素术语和灾害要素术语等,都进行了详尽描述。在大气要素术语部分,提供了诸如气温日较差、活动温度以及干燥度等多个关键指标的概念和界定方法,旨在为研究天气和气候条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专业支持;而水环境要素术语则着重探讨了涉及水资源的管理及分析,包含水色、浊度等重要指标,并明确了电导率和PH值等检测水质参数的标准化解释,确保数据采集和分析过程的一致性和精确性。此标准特别针对开展生态气象相关业务、服务和科研工作提出术语使用要求,以期实现更高层次的专业化沟通和服务效果。
《生态气象术语》适用于所有进行生态气象相关领域工作的部门和个人。无论是从事气象监测的研究者,还是负责资源管理的服务人员和决策支持的相关人员均可参考本标准。它还对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多个交叉领域的工作者提供重要的术语依据,帮助他们更加规范、一致地表达与生态气象相关的各项活动结果与发现。此文档在制定生态系统的保护策略与评估自然灾害风险方面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