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措施》讲解了危害因素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概念和内涵,包括危险源的定义及其属性特点,如破坏性、潜在性和可预控性等。文章详细描述了危害因素识别的范围,覆盖公司的各个部门、车间以及相关的活动和设备,同时列举了生产准备、产品采购、生活区域等活动的具体识别内容,并考虑到了事故与紧急情况的影响。从人员、设备、材料、管理及环境五个方面进行了危害因素的细致分类和说明,例如操作不安全性、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有毒有害物料储存使用中的风险等。充分阐述了这些隐患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如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等。文章还对多种识别方法进行了介绍,如现场观察、查阅资料、安全检查表、工作安全分析等方式。最后提及了风险评价的重要性,提出了基于风险矩阵法来分析并确定风险等级的具体流程。
《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措施》适用于从事煤化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企业和组织,尤其适合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参与日常安全生产的一线员工阅读和学习。文件也可供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安全负责人使用,帮助他们在项目初期阶段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与管控。通过对各类危害因素的理解和掌握,能够为涉及高危工艺和复杂环境的企业提供系统的安全保障策略,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