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讲解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义及其分类情况,阐述了职业活动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化学、物理、生物等多类因素,并明确其具体范围,如化学有毒物质和放射性物质。文档详细说明了2015年国家四部门发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包含粉尘、化学和放射性等因素共459项内容,并进一步分析常见的职业病危害来源与分类。此外,它对化学因素(如苯、铅、石棉尘)、物理因素(异常温度、噪音)、生物因素(致病微生物)逐一介绍,并深入探讨了职业病的具体类别与疾病类型。其中还特别提到我国最新的职业病分类及目录调整,在2024年增加了两种新的职业病类型——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和精神障碍。该文最后以矽肺、煤工尘肺、铅中毒等为例列举典型的职业病,描述其形成原因、病理特征及治疗过程。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及个体经济组织中的劳动者群体,特别是需要频繁接触化学有毒物质或放射性环境的职业从业者。同时它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者以及公共卫生管理部门相关技术人员参考应用。文档涉及的职业活动领域广泛,涵盖矿业开采、建筑材料加工、化工制造等行业,对从事生产管理、健康保障以及劳动保护工作的各类人员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尤其适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者学习并用于预防与控制职业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