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分类与目录》的前世今生讲解了从1957年至今,我国职业病定义和范围经历的五次重大调整历程。该文描述了职业病范畴由初始的14种扩展到2024年的135种以及涵盖类别逐步细化的过程。1957年版首次制定目录时明确尘肺、职业中毒和辐射病等传统工业类别的职业病类型。面对工业加速带来的新风险,1987年将原有职业病拓展到包括传染病、皮肤病等在内的9类99种。而2002年在《职业病防治法》背景下进一步扩大为10类115种,并开始对生物、化学、物理等因素的危害进行系统性管理。进入新型工业化时代后,2013年版本纳入更多如硬金属肺病、职业性肿瘤等细分病种,关注新兴行业特点。2024年版更注重现代化职业危害,如心理压力问题,还引入精神和行为障碍、腕管综合征两类职业病。
《职业病分类与目录》适用于各行业的劳动者及企业雇主,涉及职业卫生管理、疾病防控、工伤鉴定等领域。尤其是医疗保健机构中从事职业健康检测与评估的专业人员、劳动监察机构中的检查员以及安全生产领域的专家均需熟悉此文档。同时它也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法规执行依据,帮助用人单位了解法定责任并改善工作场所条件,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