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早稻-晚稻三熟水旱轮作技术规程DB4401T140-2021.pdf
-
资源ID:395282
资源大小:298.4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8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马铃薯-早稻-晚稻三熟水旱轮作技术规程DB4401T140-2021.pdf
《马铃薯-早稻-晚稻三熟水旱轮作技术规程》讲解了广州地区实施马铃薯、早稻、晚稻三季轮作的系统化农业技术标准。它详细规定了整个生产周期中的各个环节和技术要点,涵盖了术语定义、产地环境条件要求、适宜品种选择、作物种植时间节点、田块整理方式、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策略,以及后续收获与贮藏等多方面内容。
该文件定义了如冬种马铃薯、早稻、晚稻、三熟制和水旱轮作等相关概念,并指出实施这种轮作模式的关键环境条件,要求产地上气候温和、土壤类型适配(砂壤土或壤土)、排灌系统便捷,并满足特定水源与土壤质量标准。同时,《技术规程》在农作物品种选育方面提供了科学参考,包括推荐适合当地生长环境及用途(鲜食、加工)的马铃薯与水稻种类。
《规程》重点详述了针对马铃薯栽培的一整套管理规范:土地翻耕整理形成合适大小和形状的垄体;选用脱毒种薯进行分块处理并消毒;播种深度和密度的选择需根据具体地块状况来定;推广单垄双行“品”字形交错种植以优化生长空间,并支持人工或者机械化播种方式。对于覆盖技术和施肥环节,明确了两种可行的操作方法——稻草覆盖法和黑色地膜覆盖法的具体使用方式及其配套追肥计划。
此外,《规程》也特别强调在不同阶段开展有效的农艺管理活动的重要性,例如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追加养分配比及培土作业次数调整。这些都体现了对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相结合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方向。
总之,这份《马铃薯-早稻-晚稻三熟水旱轮作技术规程》不仅构建了一套可操作性强的技术路径图谱,同时也为实现可持续粮食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马铃薯-早稻-晚稻三熟水旱轮作技术规程》适用于华南地区的农业生产领域,特别是广东省尤其是广州市内的农作物生产者、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以及其他参与规模化现代农业实践活动的团体或个人。这一规程既适用于负责制定地方性农业政策与技术指南的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及相关科研院所;同时也可用于从事绿色食品生产和致力于土壤改良及生态农业建设的专业人员学习交流之用。
规程通过规范水旱交替的种植体系运作细节,在促进农作物高质高产基础上有助于提升耕地利用率,预防作物连作障碍,降低病虫草鼠危害发生频率,是符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新趋势下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成果。相关从业人士可以通过参照此文件执行更加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操作流程设计,从而全面提升种植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双重层面的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