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培训》讲解了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在安全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强调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危险源未被有效控制。该材料指出安全工作的关键在于通过提高系统可靠性、人的可靠性和管理手段实现对危险源的全过程监控。同时明确了安全管理即风险控制,危险源识别是实施安全管理的第一步,并要通过评价确定风险程度和制定相应控制措施,特别是重大危险源还需编制应急救援预案以确保安全。
《培训》还定义了危险源,指出其作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因素,涵盖了可能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及环境破坏的各种根源、状态或行为。同时区分了隐患与危险源,前者属异常状态,而后者可能在常态中存在,两者虽有联系但性质不同,需特别加以关注与整改。
在实施方法方面,《培训》提出通过基本分析法、工作安全分析(JSA)、安全检查表(SCL)、事故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ETA)等多种技术手段识别并评估作业活动中的危险源,并结合人、物、环境和管理四类要素进行全面识别。最后《培训》指出危险源辨识必须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识别团队来开展风险评估,使用LEC方法进行量化,并依据经验判断确定等级划分的风险水平。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培训》适用于从事生产制造、工程建设、能源开采、物流运输及其他高风险作业的相关行业和企业单位。此外,也广泛适用于各类需要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专业管理人员,包括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班组长和一线操作员工,用于加强其在作业现场对不安全状态和潜在隐患的认知与应对能力。该文件可帮助组织建立系统的危险源辨识机制,从而实现风险管理的目标、预防事故的发生以及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尤其对于需要符合OHSMS体系标准和持续改进安全管理成效的各类组织具有实际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