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讲解了事故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及本质,并从安全科学角度剖析事故的发生机制。文档指出事故是正常活动的意外中断,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设备损毁或经济损失,并结合GB/T 28001-2011对事故、事件和未遂事件进行了界定。文中提出“能量意外释放论”,认为事故发生是因为失控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转移于人体或物体,而其根源在于人和物相互作用中出现的安全管理失误。随后文档详细阐述了危险源分类体系:第一类危险源是指存在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的装置和场所,是发生事故的基础因素;第二类危险源涵盖人员操作失误、设备运行故障、环境条件恶化以及管理措施缺失等问题,是促使危险源触发的主要原因。文章强调,两类危险源相辅相成——第一类决定事故后果严重性,第二类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最后在危险源管理系统部分说明,开展此项工作的目的在于挖掘系统潜在隐患、实现源头治理、推动由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并明确了危险源管理包括辨识、评价、控制三大步骤。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适用于制造加工企业、建筑施工、化工石化、能源冶金等高危行业,以及任何涉及机械设备运转、能量操作、有毒有害物品使用管理的职业单位和安全管理相关人员。同时适用于各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工程师及相关培训部门进行安全意识培养和隐患识别技术教学实践。该资料还为企事业单位制定应急预案、加强现场管控、实施分层防控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在实际应用中有助于构建起科学、规范的安全生产防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