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讲解了风险管理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重点围绕风险识别、评估与控制三个环节展开。指出风险识别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对评估质量和控制措施的选择具有关键影响。强调使用科学、有效的危害因素辨识方法的必要性,不能流于形式。文档详细介绍了九大辨识方法,称为“独孤九剑”,涵盖了常用的作业安全分析(JSA)/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法(SCL)、预先危害分析(PHA)、危害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头脑风暴法(BS)、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事故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ETA)以及故障假设分析(WI)。每种方法均从原理、优点、局限性和适用范围进行剖析。例如,JSA/JHA被用于简单、非连续性作业活动的管理,尤其适合非日常作业;安全检查表法则因通俗易懂,适用于岗位人员的危害辨识,但在新兴业务上表现有限;而HAZOP作为系统性极强的定性或定量工具,则多应用于复杂工艺流程的深入辨识。此外还提到,不同阶段或系统应根据实际选用合适的辨识手段,甚至组合使用多个方法以提升识别效率。
《危险源辨识》适用于制造业、化工、建筑施工、能源开采等工业领域的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阅读参考。对于涉及高风险工序如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特殊作业单位,以及正在进行设备升级或引入新工艺项目的工厂而言,《危险源辨识》提供的多样化方法和应用策略尤为重要。同样该文档也适宜安全生产培训机构使用,在进行作业安全培训、隐患排查能力建设课程中作为理论支撑资料使用。此外,相关行业监管部门也可将该资料用作对企业合规性审查的技术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