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例总结规范》详细规定了震例总结的基本规定、资料收集与整理、资料分析、震例报告编写的标准化内容。该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并归口,由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等单位起草,并于2025年7月31日发布,将于2026年1月1日实施,替代原DB/T 24-2007。与原版本相比,《震例总结规范》在结构、术语定义、符号及技术条款方面均有所调整和完善。其中包括对地球物理观测站及观测项目的新要求、强震动及地震前后流动观测要求的修改,以及增加了空间对地观测内容;对地震序列的精定位分析、前兆异常资料整理和分析提出了新要求。此外,该文件还优化了震例报告的编写结构、更新了部分内容,并调整了地震基本参数和前兆异常登记表的编制方式。
《震例总结规范》适用于地震科学研究、地震监测预报及相关工程领域,包括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监测机构、灾害防御和应急管理等单位,也可供地震学研究者、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使用。此外,《震例总结规范》为震后科学研究提供了标准化参考,确保地震震例总结工作具备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有利于积累高质量的地震资料,支持长、中、短期结合的地震预测业务体系建设。同时,对于地震相关教育机构和科技研究人员,《震例总结规范》也具有参考价值,可用于提升震例总结质量,促进地震监测、预报和研究的标准化与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