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全人之家! | 帮助中心 安全生产文库,专业安全资料网站,助力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人之家
全部分类
  • 安全课件   操作规程 >
  • 安全管理   安全标准 >
  • 应急预案   事故案例 >
  • 安全教育   安全讲话 >
  • 安全资料   法律规范 >
  • 安全技术   安全视频 >
  • 安全文化   安全常识 >
  • 建筑安全   安全动态 >
  • 安全素材   精品资料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安全人之家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版).pdf

    • 资源ID:398603       资源大小:830.47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8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版).pdf

    1 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 年版)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CHIKF)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引起,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播途径和流行特征与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相似。基孔肯雅热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流行范围呈持续扩大趋势。我国媒介伊蚊分布广泛,且近年来境外输入病例不断增加,导致本地传播疫情风险日益升高,为科学指导各地规范开展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公众健康,制定本技术指南。一、病原学特征 CHIKV 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病毒颗粒呈球形,有包膜,直径 6070nm,只有 1 个血清型。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 RNA,全长约 11.8kb,内含单一可读框依次编码 4 种非结构蛋白和 5 种结构蛋白。根据病毒基因组遗传进化分析,可分为 3 个基因型,分别为西非型、东中南非型和亚洲型,其中东中南非型病毒突变形成的印度洋分枝(IOL)的病毒株,更易于经白纹伊蚊叮咬传播。基孔肯雅病毒对热敏感,5630 分钟可灭活;不耐酸,70乙醇、1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甲醛、戊二醛、酚类、碘伏和季铵盐化合物等消毒剂及紫外照射可灭活。二、流行病学特征(一)传染源。2 患者、隐性感染者、带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携带基孔肯雅病毒的伊蚊叮咬传播,在我国传播媒介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伊蚊在叮咬病毒血症期的人或动物后,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并到达唾液腺内增殖,经 2 至 10 天的外潜伏期再传播。罕见情况下,可发生经输血或接触患者血液导致传播和母婴传播。(三)潜伏期。一般为 112 天,多为 37 天。(四)传染期。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当天至发病后 7 天内具有传染性。(五)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人感染病毒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六)流行特征。1952 年在坦桑尼亚首次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主要流行于非洲地区,之后不断扩展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岛屿及美洲地区。截至 2025 年 6 月,全球已有 119 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基孔肯雅热的本地传播,主要发生在美洲、亚洲和非洲,累及地区与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相近。在我国,基孔肯雅热尚未形成地方性流行,但白纹伊蚊分布范围广泛,适合病毒快速传播的蚊媒活跃期长,面临病毒血症期输入性病例引起的局部传播风险。2008 年我国首次发现输入性病3 例,2010 年后相继报告了 6 起输入引发的本地疫情。711 月为我国报告病例高峰期。(七)临床特征。基孔肯雅热患者的临床特征是突然发热,经常伴有严重关节痛和皮疹,极少数患者可出现出血、脑炎、脊髓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常见临床表现如下:1.发热:急起发热,体温可达 39以上,一般发热 17 天。部分病人热退后再次出现发热,表现为双峰热,持续 35 天恢复正常。常伴有寒战、头痛、背痛、全身肌肉疼痛、畏光、恶心、呕吐等症状。2.关节疼痛: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小关节,也可涉及膝和肩等大关节,腕关节受压引起剧烈疼痛是本病的重要特征。急性期多个关节出现疼痛或关节炎表现,可有肿胀或僵硬,晨间较重,严重者不能活动,通常 1 周3 周缓解。部分病例关节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3.皮疹:发病后 25 天,半数以上病例在躯干、四肢伸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紫癜,疹间皮肤多为正常,部分伴有瘙痒感,数天后消退,可伴脱屑。三、流行风险地区分类 贯彻多病同防策略,综合考虑媒介伊蚊地域分布和活跃期长短,参照登革热防控方案(2025 年版),将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流行风险由高到低分为类、类、类、类地区。后续可视传播风险变化动态调整。4 类地区(6 个)指媒介伊蚊活跃期较长、既往报告登革热本地病例较多、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相对较高的省份,包括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类地区(11 个)指媒介伊蚊活跃期相对较长或既往有登革热本地病例报告、有一定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的省份,包括上海、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类地区(8 个)指有媒介伊蚊分布、既往未报告过登革热本地病例,但存在输入病例引起本地传播风险的省份,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西藏、陕西、甘肃。类地区(7 个)指目前未监测到媒介伊蚊分布、既往未报告过登革热本地病例的地区,包括内蒙古、吉林、黑龙江、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病例报告与管理(一)病例定义。1.病例诊断分类。分为基孔肯雅热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可参见基孔肯雅热诊断(WS/T 5902018)。(1)疑似病例。发病前 12 天内,曾前往基孔肯雅热流行区或居住场所工作场所周围曾有本病发生;且符合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发热常伴皮疹,和或关节剧烈疼痛,多累及手腕和踝趾等小关节)者。(2)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血清特异性 IgM 抗体阳性者。5 (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以下任一项者:CHIKV 核酸阳性;临床标本中培养分离到 CHIKV;CHIKV IgG 抗体阳转或恢复期较急性期滴度呈 4 倍及以上升高。2.感染来源分类。按感染来源地将确诊病例分为境外输入病例、省外输入病例和本地病例:(1)境外输入病例:指发病前 12 天内有基孔肯雅热流行国家或地区旅居史且排除境内感染可能的病例。(2)省外输入病例:指发病前 12 天内有居住地所在省份外的境内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居史且排除居住地所在省份感染可能的病例。(3)本地病例:指发病前 12 天内没有居住地所在省份以外地区旅居史的病例,或有居住地所在省份以外地区旅居史且排除旅居地感染可能的病例。(二)多渠道监测。1.进境人员监测。针对入关时有基孔肯雅热相关健康申报或检疫时有疑似症状的入境人员,海关及时开展筛查,并发放就诊方便卡,及时通报当地疾控部门。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对发病 12 天内,有非洲、东南亚、南美和中美洲等流行国家和地区旅居史的劳务、留学生等重点就诊对象,按要求开展监测,及时发现境外输入病例。2.登革热样病例多病原监测。类、类地区在蚊媒活跃季节,在基层医疗机构针对登革热样病例(即体温超过 38,伴皮疹或6 关节疼痛,无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者)开展登革病毒、CHKV等多病原核酸检测。如检出 CHKV 核酸阳性,立即启动病例应急监测。3.专项调查。中国疾控中心指导发生本地传播疫情的重点地区,在当年疫情结束后,媒介伊蚊非活跃期(通常为 11 月至次年1 月)对发生较大规模本地疫情的县(市、区)开展血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了解人群感染率。4.媒介伊蚊监测。包括常规监测和应急监测。基孔肯雅热主要传播媒介与登革热一致,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具体监测要求参见登革热防控方案(2025 年版)。(三)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1.病例报告。医疗机构发现基孔肯雅热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于 24 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监测报告管理模块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基孔肯雅热”;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可通过前置软件自动采集病例信息、审核后报告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单位应以适当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及时向当地县

    注意事项

    本文(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版).pdf)为本站会员(一***)主动上传,安全人之家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安全人之家(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VIP会员
    加入vip,免费下载文档!
    微信客服
    服务号
    意见反馈
    点击发送邮件给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