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朝天椒露地栽培技术规程DB15T4160-2025.pdf
-
资源ID:399577
资源大小:224.3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盐碱地朝天椒露地栽培技术规程DB15T4160-2025.pdf
《盐碱地朝天椒露地栽培技术规程》讲解了在轻中度盐碱土壤环境下进行朝天椒露地栽培的各项技术操作要求,涵盖从品种选育到田间管理及后期采收的全过程。文章指出应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本地气候并耐盐碱的中早熟优良朝天椒品种,种子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该规程特别强调选址要求:应为黄河流域井渠双灌区内的pH不超过8.5、全盐含量不高于4g/kg、碱化度低于15%的盐碱地,且此前未连作茄科作物三年以上。针对土壤特性,推荐应用“六位一体”综合改良模式,包括农家肥与秸秆还田、深度旋耕、明沟排盐、施用土壤调理剂及合理基肥配施等方式。规程进一步明确了采用机械一体作业完成起垄施肥、地膜覆盖及滴灌带铺设的技术操作规范,并对移栽过程的株行距、单产定植密度进行了指导。田间管理方面,《规程》从滴灌结合水肥施用方式、病虫害绿色防治策略、以及日常整枝打顶等细节均提出具体操作指标。此外还对成熟期的判断标准及分级采摘、整株采收和干燥存储的方法予以规范。
《盐碱地朝天椒露地栽培技术规程》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特别是沿黄河流域的井渠双灌轻中度盐碱地区。规程可作为该地区的农业技术人员、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合作社及农户在开展朝天椒规模化种植工作中的指导性文件。同时也可用于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及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特别是在实施农作物土壤改良和提升耐盐作物栽培效益方面。对于致力于改良土壤、提升盐碱地利用率并提高作物商品性、实施绿色种植的农业生产实践具有现实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