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标准 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229.1-2025.pdf
-
资源ID:400677
资源大小:321.7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8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标准 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229.1-2025.pdf
《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标准 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详细制定了用人单位对生产性粉尘作业的分级和管理要求。标准根据生产性粉尘的危害程度将其作业等级分为五级,即相对无害作业(0级)、行动水平作业(Ⅰ级)、轻度危害作业(Ⅱ级)、中度危害作业(Ⅲ级)和高度危害作业(Ⅳ级)。分级依据包括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M),工作场所中粉尘职业接触限值与实际接触水平的比值(B),以及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度(W)。根据这些要素的权重,使用分级指数G进行作业危害等级判定。分级指数G通过公式计算得出,并结合表5中直接对应的数值,进行分级判定。针对每一级,标准规定了不同的管理措施,如相对无害作业需维持现有防护,行动水平作业需要加强健康监护和危害告知,而轻度以上危害作业需采取更严格的工程技术措施。同时,该标准还更新了权重赋值规则、新增了针对行动水平作业的管理要求,并对分级后的档案保存与结果公示作出明确规定。
《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标准 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适用于冶金、建筑、矿山、陶瓷加工以及其他存在生产性粉尘作业的行业中。它不仅指导企业如何根据生产性粉尘性质、接触浓度和劳动强度判断岗位危害等级,还能有效帮助企业制定职业健康管理措施,降低尘肺病等职业疾病的风险。用人单位和相关职业健康管理部门依据该标准开展工作,对粉尘作业的职业危害进行动态评估和定期管理优化。通过该分级体系的应用,可促进安全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并进一步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