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静电放电知识》讲解了静电的产生原因及其表现形式、静电放电的物理过程,以及静电对电子设备造成的各种影响。文中指出,静电是正负电荷在物体表面失去平衡时表现出的现象,常见的产生方式包括接触分离起电、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传导起电。文章进一步解释,静电放电(ESD)是指两个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在接触或感应过程中发生电荷快速转移的现象,该过程会产生强大的瞬时电流和高频电磁场。这种瞬时放电现象会对电子设备带来严重干扰甚至破坏,主要通过直接电流导入和电磁干扰两大方式起作用。ESD的电磁场可以通过导体耦合或者辐射耦合进入电子系统,对电路功能造成干扰。文章强调,热效应和绝缘击穿是ESD导致设备损坏的主要机制。最后,文章还说明了不同耦合路径对高阻抗电路和低阻抗电路各自产生的主要问题以及静电干扰对电子设备造成故障的机制。
《ESD静电放电知识》适用于电子制造、通信设备生产、微电子元器件研发、集成电路设计与封装、军工电子、自动化设备制造等相关领域的技术与研发人员,也适合从事静电防护设计与管理工作的安全工程师和技术支持人员使用。这篇文章可作为防静电安全培训的重要理论资料,帮助从业人员深入理解静电形成过程及其危害,为静电放电环境下的安全操作和设备防护提供技术支持,从而保障生产与使用环节的电子设备稳定性与运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