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煤气的生产、净化工艺及其利用》讲解了高炉煤气作为炼铁过程中重要副产物的生成机理、物理化学特性及全流程处理技术。《高炉煤气的生产、净化工艺及其利用》描述了高炉冶炼过程中从焦炭回旋区燃烧反应开始,热风鼓入使焦炭氧化生成大量CO,同时水蒸气参与反应产生H2,形成以CO、N2为主并含少量H2的初始炉缸煤气。随着煤气在炉内上升,经过滴融带、熔融带和块状区,其成分发生动态变化:在滴落区因铁等金属氧化物的直接还原,CO浓度进一步提高;而在块状区,由于矿石还原消耗CO生成CO2,导致CO减少、CO2增多。氢气部分参与还原反应,含量下降,但若原料水分较高,则通过水煤气反应可增加H2含量。CH4生成量极少,体积分数仅0.2%-0.5%,氮气则基本不参与反应,保持稳定。每吨生铁约产出1800-2000Nm3煤气,热值处于3358.8-3977.5kJ/m³区间,属低热值气体燃料。为满足使用要求,需对出炉时含尘量高达15-80g/m³的粗煤气进行高效净化,当前普遍采用干式除尘技术,尤其是布袋除尘,有利于后续TRT余压发电。净化后煤气压力常超过100kPa,须通过TRT与减压阀组并联系统实现能量回收或降压。TRT可在降压同时发电,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该文档还系统阐述了高炉煤气的多元化应用场景,包括用于石灰生产、发电、加热炉燃烧、解冻库改造以及余热综合利用,强调其虽为二次能源,但品位仍高,合理利用可带来显著经济与环保效益。
《高炉煤气的生产、净化工艺及其利用》适用于冶金行业特别是钢铁生产企业中的高炉操作人员、能源管理人员、环保技术人员及设备维护工程师。该文档内容对于从事煤气净化系统设计、TRT余压发电运行、工业炉窑节能改造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适用于高校冶金工程、能源动力、环境工程等专业的教学与科研人员,作为了解高炉煤气特性及资源化利用路径的基础资料。此外,在工业节能减排政策制定、碳排放管理及能源审计领域,该文档也为政府监管部门和咨询机构提供了典型工业过程煤气综合利用的技术支撑和实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