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种质资源采集保存技术规范DB54T0513-2025.pdf
-
资源ID:402332
资源大小:341.26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8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鸟类种质资源采集保存技术规范DB54T0513-2025.pdf
《鸟类种质资源采集保存技术规范DB54T0513-2025》讲解了西藏地区常见鸟类种质资源的系统性采集与科学保存技术要求,明确了从采样准备到样品质量检测的全流程操作规范。该文件界定了鸟类种质资源的基本概念,涵盖血液、组织、细胞、核酸、粪便、羽毛等多种遗传材料及其关联信息,并规定了适用于西藏高原环境下的标准术语和定义。《鸟类种质资源采集保存技术规范DB54T0513-2025》描述了采样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文献调研、设备配置及人员培训,确保采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文件详细划分了非损伤性、非伤害性和伤害性三种采集方法,针对不同研究目的提供分类操作指导,并对各类生物样本的采集部位、工具使用、消毒程序作出具体说明。在样品保存方面,规范区分DNA、RNA、血液、细胞、粪便和羽毛等样本类型的采集量、保存试剂、临时储存条件及运输方式,强调低温环境控制和防止反复冻融的重要性。文件还提出采集样本数量的推荐值,依据鸟类体型大小设定采样强度,兼顾生态可持续性与科研代表性。同时,规定必须记录采集点精确的环境数据,如样地位置、物种信息、时间与采集人等,确保数据可追溯。个体后处理部分强调动物福利与生态保护原则,要求对活体个体进行放飞观察或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置。注意事项部分涵盖采样安全、防疫防护、RNA酶污染防控、标签管理和废弃物处理等内容。此外,附录提供了标准化的信息记录表格和常用设备清单,增强了规范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鸟类种质资源采集保存技术规范DB54T0513-2025》适用于从事鸟类生物学、保护遗传学、野生动物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调查等相关领域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及生态监测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该规范特别适用于在青藏高原及高海拔生态环境下开展野外鸟类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工作的团队,为动植物种质资源库建设、濒危物种保护研究、鸟类遗传多样性评估等项目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持。同时,对于承担政府生态保护项目、科技计划专项或参与国家生物遗传资源管理的相关单位,本规范也具有重要的执行参考价值,有助于提升数据质量、保障伦理合规、实现资源长期有效保存与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