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课件》讲解了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背景、基本术语与定义、国内外相关标准发展情况、我国现行标准体系以及重大危险源分级与监督管理要求。《课件》描述了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多起重特大工业事故,包括意大利塞维索化学品泄漏、墨西哥城液化石油气爆炸、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及深圳清水河爆炸等典型案例,揭示了这些事故的共同特征:由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失控引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凸显出建立科学辨识与管控机制的紧迫性。《课件》界定了事故、重大事故、重大危险源、单元、临界量、重大事故隐患、危险与风险等关键术语,明确了重大危险源的核心要素是危险物质的存在数量是否达到或超过临界量。在国际标准方面,《课件》梳理了英国、欧盟(塞韦索法令)、美国、国际劳工组织(ILO)等国家和机构在重大危险源管理方面的立法与实践进展,强调标准应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更新机制。针对我国实际,《课件》介绍了以GB 18218-2000及后续版本为核心的国家标准体系,特别是GB 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技术内容,并提到了煤矿领域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方法。同时,《课件》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相关条款,说明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必须履行登记建档、检测评估、监控预警、应急预案制定及备案等法定职责,并明确了未履行责任所承担的法律后果。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课件》适用于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的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适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制药、冶金、建材、能源等行业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作业的单位。该文档也适用于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急管理机构、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人员,用于指导企业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辨识、评估与监督管理工作。同时,本课件可作为安全评价机构、职业健康与安全咨询服务机构开展风险评估和合规审查的技术依据,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师生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对提升从业人员风险意识、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重大风险防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