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鳢亲鱼和苗种SCT1186-2025》讲解了月鳢(Channa asiatica)在亲鱼和苗种阶段的质量控制体系与技术规范,涵盖了从来源、质量要求到检验方法、检验规则、计数方式及运输管理的全过程。《月鳢亲鱼和苗种SCT1186-2025》描述了亲鱼应来源于自然水域或具备资质的原良种场,并经专门培育,规定其年龄应在3龄以上,体长与体重达到一定标准,繁殖期雌鱼需腹部膨大柔软,雄鱼体色鲜艳且泄殖孔周围具银灰色斑点,确保性腺发育良好。苗种部分明确鱼苗由合格亲鱼繁殖而来,鱼种则由健康鱼苗培育而成,对外观、规格、伤残率、畸形率等指标提出严格要求,鱼苗全长不小于14mm,伤残率与畸形率均不得超过2%,鱼种按不同规格分级并列明每千克尾数。该文件还系统规定了各项指标的检验方法,包括通过查阅档案核实来源、按GB/T标准进行抽样和性状测定、肉眼观察外观与健康状况、使用公式计算伤残与畸形率。检验分为交付检验与型式检验,明确了组批规则与判定准则,强调健康状况和安全指标不合格不得复检。运输方面,对亲鱼、鱼苗和鱼种分别提出停食时间、水温控制、装运密度、运输时长和技术管理要求,确保活体运输成活率和安全性。同时要求运输用水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禁用渔药不得检出,限用药物不得超标,体现了对质量安全的全过程监管。
《月鳢亲鱼和苗种SCT1186-2025》适用于从事月鳢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养殖生产的水产企业、良种场、养殖户和技术推广机构,也适用于各级水产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在开展月鳢亲鱼与苗种质量评定、产地检疫、市场监督检查和技术服务时参照执行。该标准为月鳢种质资源保护、良种选育、标准化生产和流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对于提升月鳢养殖规范化水平、保障苗种质量和促进淡水特色鱼类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适合在广东、广西、湖南、重庆等月鳢主要养殖区域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