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管虫病诊断方法 第1部分:十六线斜管虫病SCT7248.1-2025.pdf
-
资源ID:403122
资源大小:2.34M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8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斜管虫病诊断方法 第1部分:十六线斜管虫病SCT7248.1-2025.pdf
《斜管虫病诊断方法 第1部分:十六线斜管虫病SC/T 48.1-2025》讲解了针对由十六线斜管虫(Chilodonella hexasticha)引起的鱼类寄生虫病的标准化诊断技术体系。该标准描述了开展斜管虫病诊断所需的试剂材料、仪器设备、采样规范、临床症状识别、形态学鉴定、PCR检测流程以及综合判定原则。标准明确了诊断过程中所用各类试剂的配制要求,包括裂解缓冲液、TAE电泳缓冲液、DNA抽提缓冲液等,并规定了引物序列、阳性与阴性对照设置、琼脂糖凝胶电泳条件及结果判读方式。在样品处理方面,详细规定了采样对象的选择应以具有典型症状的鱼类为主,采样数量依据养殖批次合理确定,取样部位根据鱼体大小分别采取整鱼或鳃丝、体表黏液、鳍条等组织。样品需进行标记、妥善运输,并通过体视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虫体形态特征,部分样品用于干片制备与硝酸银染色,另一部分则用于分子生物学PCR检测。标准强调通过临床症状、显微镜检查和PCR扩增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判定,确保诊断结果准确可靠。此文件的实施将为斜管虫病的早期发现、疫情控制、检疫监测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提升我国水产疫病防控能力,减少因寄生虫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斜管虫病诊断方法 第1部分:十六线斜管虫病SC/T 48.1-2025》适用于从事水产养殖、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渔业技术推广及相关科研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该标准广泛适用于淡水鱼类养殖行业,特别是苗种生产、集约化养殖、鱼类健康评估与疾病诊治等环节。各级水产技术推广站、渔业病害测报机构、检验检疫实验室、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相关研究人员均可依据本标准开展十六线斜管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场诊断、实验室检测和防控决策。同时,该标准也可作为水产养殖企业开展鱼种放养前健康筛查、疫病风险评估的重要技术参考,对于规范基层病害诊断流程、提升检测准确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保障水产养殖生物安全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技术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