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危险源风险点告知卡(20页)》讲解了生产车间中常见的11类设备与作业环节中存在的危险源、具体风险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以及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文档详细描述了起重机械在钢丝绳、吊钩缺陷、双模起吊、制动失效及违反“十不吊”原则等情形下的坠物伤害风险,并提出定期检查、日常点检和规范操作等应对策略。针对冲压机械,文件指出开关无护罩、离合器制动失灵、PE连接缺损、光栅失效等问题可能引发机械伤害,强调防护装置配置、电气接地可靠及班前检查的重要性。在冲压作业方面,未使用辅助工具、料架不稳定、捆扎松脱、未使用按钮站或光电保护装置等问题被列为物体打击和划伤的主要诱因,相应对策包括规范工具使用、确保设备稳定及强化劳保用品穿戴。低压电气柜部分聚焦于带电部分裸露、线路混乱、柜内杂物积水及接地不良等触电隐患,明确要求由专业电工进行屏护、接线整理与定期清理。叉车作业的灯光、制动失效、超速行驶、环境观察不足等问题可能导致车辆伤害,需通过每日检查、限速行驶和遵守“八不准”规定来防范。风动工具的风险集中于防护缺失、气管老化、阀门松动及未佩戴防护用品,必须确保工具完整性、气路规范及安全操作条件。壁扇因支架松动、电线裸露、潮湿漏电等因素可能引发电击或火灾,应加强巡检与绝缘管理。登高梯与直梯则分别因连接件损坏、踏板变形、防滑垫脱落或结构尺寸不符而存在坠落风险,需严格执行使用前检查、定点存放和专人监护制度。模具清洗环节因加热器缺陷、高压水枪失控、飞溅物及地面湿滑可能导致多种伤害,必须落实绝缘检查、压力控制和护具佩戴。储气罐由于未定期检验、安全阀失效及积水未排,有爆炸或系统故障风险,须执行年度检验、安全阀校验和排水管理。
《车间危险源风险点告知卡(20页)》适用于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生产、家电组装、金属加工、模具制造等存在冲压、起重、叉车运输、高压气体使用及高空作业的工业企业。该文档特别适用于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设备操作人员、维修电工及特种作业人员,用于日常风险识别、岗位安全培训、隐患排查和标准化作业指导。同时,也适合企业安环部门作为编制现场安全管理规程、开展KYT(危险预知训练)活动及制作可视化看板的重要参考资料,有助于提升全员安全意识,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