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絮团养殖罗非鱼技术规程SCT1182-2025.pdf
-
资源ID:403186
资源大小:1,011.91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8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生物絮团养殖罗非鱼技术规程SCT1182-2025.pdf
《生物絮团养殖罗非鱼技术规程SCT1182-2025》讲解了利用生物絮团技术进行罗非鱼工厂化养殖的全过程技术规范,明确了各环节的操作标准与管理要求。该文件确立了从前期准备到收获的完整流程,涵盖了生物絮团培养、鱼种放养、投喂管理、水质调控、病害防控等关键控制点。在前期准备阶段,规定了养殖场地环境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对养殖设施的结构、排污能力、增氧系统及电力保障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明确了养殖池的消毒流程和水源水质需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生物絮团的培养强调通过添加碎饲料和有机碳源(如葡萄糖、糖蜜等),促进异养细菌增殖形成生物絮团,并通过对溶解氧、pH、总碱度等指标的监测与调控,确保系统稳定性。功能确认环节设定了氨氮转化能力测试方法,验证生物絮团处理养殖代谢废物的能力。鱼种放养要求选择健康整齐的苗种,合理确定放养密度,并规范了入池前温差调节与消毒程序。投喂管理方面提出依据鱼体生长动态调整日投喂量,饲料质量须符合国家标准。生物絮团日常管理包括持续曝气、定时检测水质及絮团体积指数,针对氨氮或亚硝酸盐超标情况及时补充碳源,过剩絮团则通过排放控制在合理范围。文件还对分级分池、设备巡检维护、病害预防与治疗作出指导,强调全过程记录以实现生产可追溯。整个技术体系旨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外排污染,推动罗非鱼养殖向绿色、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
《生物絮团养殖罗非鱼技术规程SCT1182-2025》适用于采用工厂化模式进行罗非鱼集约化养殖的生产单位和技术服务机构,尤其适用于具备循环水或高密度养殖系统的水产企业。该规程对从事生物絮团技术应用的研究人员、养殖场管理人员、技术推广人员以及相关监管部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也可作为渔业职业培训、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和政府扶持项目实施的技术依据。规程内容对于致力于减少水资源消耗、降低氮磷排放、提高单位产量的环保型现代水产养殖行业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特别适合在土地资源紧张、环保要求较高的地区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