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NYT4462-2025.pdf
-
资源ID:403480
资源大小:2.12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8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麦全蚀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NYT4462-2025.pdf
《小麦全蚀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NYT4462-2025》讲解了针对小麦全蚀病抗性进行科学、标准化鉴定的技术方法和操作流程。该规程描述了从病原物分离与接种体制备到田间抗病性评价的完整技术体系,明确了适用于各类小麦材料包括普通小麦品种/系、杂交小麦、野生种及其近缘种的抗性鉴定要求。规程规定了使用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 tritici)作为主要接种病原,并详细说明了组织分离法获取纯化菌株的操作步骤及保存方式。在鉴定程序方面,提供了苗期试管法和盆栽法两种室内鉴定手段以及成株期人工病圃的田间鉴定方法,每种方法均设定了具体的容器规格、培养基质配比、接种剂量、重复次数和植株数量等实验参数。病情调查时间分别设定为播种后一定周期或灌浆至乳熟期,依据根部症状严重度分级标准进行系统记载,建立了五级病情指数计算模型。抗性评价以感病对照达到预期发病水平为有效性前提,结合平均病情级别或相对病情指数(DI/DIM)划分高抗、抗病、中抗、中感、感病和高感六个等级,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与可比性。整个规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为小麦抗病育种和种质资源筛选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支撑。
《小麦全蚀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NYT4462-2025》适用于从事小麦遗传育种、植物病理研究、农业科研机构、种子企业和农作物保护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该规程特别适用于开展小麦全蚀病抗性筛选与评价的相关实验室、试验站和科研项目团队,可用于新品种选育过程中的抗病性检测、地方品种资源鉴定、突变体或近等基因系的功能验证,以及野生近缘种抗源挖掘等场景。同时,本规程也可作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第三方检测机构在品种审定、区域试验和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中进行抗病能力评估的技术依据。由于其涵盖田间与室内多种鉴定方式,适合具备基础植物病理实验条件和技术能力的农业科研与生产单位推广应用,对提升我国小麦抗病育种效率和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