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大泷六线鱼SCT9445-2025.pdf
-
资源ID:403542
资源大小:3.35M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8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大泷六线鱼SCT9445-2025.pdf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大泷六线鱼》讲解了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 Jordan & Starks)增殖放流的全流程技术要求,描述了该物种在海域选择、本底调查、苗种质量控制、检验检疫、放流操作、资源保护与监测以及效果评价等方面的标准化实施方案。文件明确了适用于大泷六线鱼放流活动的自然环境条件,包括适宜分布于天然岩礁区、人工鱼礁区、海藻及海草覆盖区域,且水流畅通、盐度适中、温度范围稳定的海域环境。在实施前需依据海洋调查规范开展本底资源调查,掌握目标水域内大泷六线鱼及其饵料、敌害生物和关键环境因子状况。对于放流苗种,规定了来源应为具备生产许可资质单位培育的健康个体,亲鱼需来自原产地或原种保育群体,并符合相关标准中的规格与健康指标。苗种全长须达到50mm以上,感官质量良好,无伤残、畸形和死亡现象,药物残留方面严禁检出氯霉素、孔雀石绿和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同时不得携带刺激隐核虫病等疫病。文件强调苗种在投放前须进行15—30天的野化训练,通过投喂活饵、逐步调整水质参数等方式增强其野外适应能力。检验工作由有资质机构完成,涵盖感官、成活率、药物残留和疫病等多项指标,抽样和判定规则清晰,确保每批次苗种质量可追溯、可评估。放流时间应选在春季水温回升至8℃以上且天气稳定期进行,避开恶劣海况。放流过程中对运输方式、密度、工具配备、现场操作流程(如称重计数、装袋运输、滑道投放等)作出具体指导,并要求从出池到入海全过程控制在24小时内,以保障成活率。整个流程注重安全保障与记录存档,所有关键环节均需填写记录表并保存备查。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大泷六线鱼》适用于从事海水鱼类增殖放流工作的渔业管理部门、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海洋生态保护单位以及具有增殖放流资质的苗种生产与科研机构。该文件特别适用于计划在黄渤海海域或其他适宜生态区域实施大泷六线鱼资源恢复项目的单位,为增殖放流活动提供科学、统一的技术支撑。同时,该规范也适用于参与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近海生态系统修复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可用于指导苗种培育、野化驯养、运输投放、疫病防控及后期监测评价等工作。此外,相关监管机构可依据本文件开展放流项目验收、质量监督和绩效评估,确保增殖放流活动依法合规、生态安全、成效可控。因此,本技术规范是推动大泷六线鱼种群恢复、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行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