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粳米NY/T594-2022》讲解了食用粳米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体系,描述了适用于粮食消费的粳稻谷加工而成的稻米在术语定义、分类、质量等级、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签、储存和运输等方面的具体规范。该标准替代了NY/T 594-2013版本,在结构和内容上进行了多项技术更新。主要变化包括:修改了标准名称和相关术语的英文译名,增加了“阴糯米”“阴糯米率”“整精糯米”等新术语与定义,提升了对杂质、不完善粒、加工精度及碎米等关键质量指标的控制要求,并更新了水分、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检测方法依据。同时,取消了原标准中的合格判定与品质分类条款,强化了以检测结果综合评定等级的机制。在检测方面,新增三项附录方法,分别为异型米粒、白度和阴糯米率的检验,进一步完善了产品特性评价手段。检验规则明确按批抽样,依据国家标准执行扦样、分样及净含量检验流程,等级判定以最低符合项为准,未达最低等级则视为非等级产品。包装与标签须满足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及相关标识规定,注明产品基本信息,且净含量按最大允许水分状态标示。储存运输要求环境清洁、干燥、防污染,严禁与有毒有害物质混存,运输工具须符合食品卫生条件。在合规包装与储存条件下,产品保质期不得少于6个月。整体标准突出科学性、实用性和与现行食品安全法规的衔接,为食用粳米的质量监管与市场流通提供了权威依据。
《食用粳米NY/T594-2022》适用于从事粳米生产、加工、检验、销售及质量管理的相关企业与机构,涵盖水稻种植合作社、粮食加工企业、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市场监管部门以及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单位。该标准尤其适用于以粳米作为主粮销售的企业和电商平台,用于指导产品分级、出厂检验、质量控制和标签标识管理。同时,对农业科研单位在优质稻米品种选育、品质评价和标准制定过程中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该标准可为政府采购、粮油储备管理及餐饮供应链企业提供统一的质量验收依据,确保食用粳米在流通过程中的安全性、一致性与可追溯性。由于明确排除工业用途原料米,本文件聚焦于终端消费市场,是保障消费者获得高品质、安全可靠食用粳米的技术支撑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