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 酱腌菜NYT437-2023》讲解了绿色食品酱腌菜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签包装及储存运输等规范内容,《绿色食品 酱腌菜NYT437-2023》描述了该标准适用于预包装酱腌菜产品的全链条质量控制。本文件对原NY/T 437-2012版本进行了第二次修订,主要技术更新包括多项检测方法和限量指标的调整。其中,食盐、氨基酸态氮的检测方法得以优化,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等防腐剂名称分别更新为“及其盐类”,并调整其限量值与检测方法。农药残留方面,倍硫磷、敌敌畏、对硫磷等多种有机磷类农药的限量值更为严格。微生物限量中,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限值也有所更新,同时新增锡、柠檬黄、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纽甜等物质的限量及检测方法,反映对新型添加剂和重金属污染的关注。原标准中氟、六六六、滴滴涕等已禁用物质的相关限量被删除,体现标准与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接轨。该标准还明确了原料要求,强调蔬菜应新鲜洁净、无病虫害,并规定食用盐和食用糖需符合相应的绿色食品标准。产品分类涵盖酱渍菜、糖醋渍菜、酱油渍菜、虾油渍菜、盐水渍菜、糟渍菜等九大类别,覆盖市面上主流酱腌菜类型。检验规则引用多项国家标准,确保检测的权威性和统一性。标签、包装、运输和储存均需遵循绿色食品通用准则,确保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绿色食品 酱腌菜NYT437-2023》适用于从事绿色食品认证管理、酱腌菜生产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相关监管机构的专业人员。该标准主要服务于蔬菜制品生产企业,尤其是专注于预包装酱腌菜加工的食品企业,为其原料采购、生产工艺控制、产品质量检验提供技术依据。同时,该标准也适用于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在开展绿色食品监督检查、市场准入审查和技术指导时使用。第三方检测机构在进行绿色食品申报检验和日常抽检时,需依据本标准开展相关理化、微生物及污染物检测。此外,食品科研单位、标准化组织以及从事绿色食品供应链的仓储物流企业在制定相关规范或开展技术研发时也可参考此文件。该标准不适用于散装酱腌菜,因此现场制售或非预包装产品不在其适用范围内,重点聚焦于工业化、规范化生产的绿色食品酱腌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