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NYT4266-2023》讲解了草果(Amomum tsaoko)作为香辛料的完整质量标准体系,涵盖术语定义、感官与理化指标、污染物及微生物限量、检验规则以及包装储运等技术要求。该标准明确了草果的基本品质需无虫蛀、霉变和异味,并依据色泽、气味、果形特征将其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各等级在果实饱满度、果梗残留等方面有具体区分。理化指标包括每千克果实数量、破损率、外来物含量、挥发油含量、水分和灰分等多项参数,为产品质量提供了量化依据。在安全性方面,标准引用多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铅、镉、总砷、总汞等重金属污染物及黄曲霉毒素B进行限量控制,农药残留则依据GB 23200系列执行,多菌灵和氯氟氰菊酯列为必检项目。微生物限量涵盖菌落总数、霉菌、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设定了严格的采样方案与限值。试验方法部分详细规定了感官评定、各项理化和安全指标的检测流程,确保结果可重复可比对。检验规则设定了组批原则、抽样方式、交收检验与型式检验的具体内容,并明确不合格判定与复检程序,特别指出微生物、污染物和农药残留不合格不得复检,提升了监管权威性。包装材料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标志信息必须完整清晰,储存要求清洁通风干燥,运输过程中须防曝晒雨淋,避免与有害或有异味物品混装,全面保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品质稳定。
《草果NYT4266-2023》适用于从事草果种植、加工、贸易及质量检验的相关企业与机构,尤其适用于以草果为主要原料的食品调味品生产企业、中药材加工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及市场监管部门。该标准为草果从产地到市场的全产业链环节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可广泛应用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质检单位、进出口贸易商以及科研教学机构在产品质量控制、等级评定、采购验收和监督检查中使用。同时,对于推动云南、广西等主产区草果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升“绿色香料”品牌价值,促进乡村振兴和特色农产品国际化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