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虫卵SCT2001-2023》讲解了适用于非高海拔产地卤虫卵的质量标准体系,涵盖术语定义、品质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的规范。《卤虫卵SCT2001-2023》描述了该标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的最新版本,替代了2006年发布的旧版SC/T 2001-2006,在结构与技术内容上进行了多项更新。主要技术变化包括新增术语和定义,对卤虫卵的等级分类进行优化调整,修订了水分含量、孵化率和杂质率等关键指标的测定方法,提升了检测的科学性与一致性。文件明确了卤虫卵在色泽、气味、手感和形态上的外观要求,并依据孵化率将其划分为五个等级,其中一级品孵化率最高。针对各项指标的检测,标准提供了详细的仪器设备、操作流程与计算公式,例如孵化率测定需在规定盐度与温度条件下使用锥形容器充气孵化,并通过鲁哥氏液固定后计数;水分含量采用自动水分测定仪在特定温度下进行失重测量;杂质率则利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分离泥沙杂质后,结合水分校正进行计算。检测规则方面,规定以同批次同等级产品为一检验批,按国家标准采样,对所有项目进行检验,若某项不合格可复检一次,最终依据复检结果判定是否合格,并根据孵化率确定产品等级。此外,该文件还对产品标识内容、包装材料选择、运输防护措施及仓储条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防潮、避光、低温储存和避免污染,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卤虫卵SCT2001-2023》适用于从事水产养殖、卤虫卵生产与加工、饲料制造及相关质检机构的专业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该标准广泛应用于海水养殖行业,特别是依赖卤虫无节幼体作为鱼虾蟹类苗种开口饵料的育苗企业,如对虾、石斑鱼、鲈鱼等高价值水产品种的育苗场。同时适用于卤虫卵进出口贸易商、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科研教学单位在开展产品评价、市场监管和实验研究时使用。标准中所规定的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体系也可为水产投入品质量控制体系提供技术支持,对于提升我国卤虫卵产品的标准化水平、保障水产苗种成活率、促进水产品安全高效养殖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标准不包含高海拔产地卤虫卵,因此不适用于青海湖、西藏等地采集的卤虫卵产品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