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红豆杉栽培利用技术规程 第5部分:育苗DB61T1985.5-2025.pdf
-
资源ID:403821
资源大小:2.51M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8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秦岭红豆杉栽培利用技术规程 第5部分:育苗DB61T1985.5-2025.pdf
秦岭红豆杉栽培利用技术规程 第5部分:育苗讲解了秦岭红豆杉这一珍稀濒危树种在人工繁育阶段的关键技术规范与操作要求,重点围绕育苗环节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展开。该规程明确了育苗基地选址应具备的生态环境条件,包括海拔高度、坡向、土壤类型、排水性能及周边植被覆盖情况,强调了对原生境生态因子的模拟与保护。规程系统描述了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主要育苗方式的具体技术流程,其中针对种子繁殖,提出了种子采集的时间窗口、成熟度判断标准、净种方法、贮藏条件以及打破休眠所需的层积处理温度与周期;对于扦插繁殖,则规定了穗条选择的母树树龄、健康状况、采条季节及部位,并详细说明了插穗剪取长度、保留芽眼数量、基部斜切处理以及促根剂的应用浓度与浸泡时长。在播种与扦插后的管理方面,该规程细化了苗床准备、基质配比、覆土厚度、遮阴措施、温湿度控制、水肥管理、杂草防控和病虫害防治等日常养护要点,特别指出应避免强光直射和积水烂根等问题,推荐采用微喷灌技术和生物有机肥以提升育苗成活率与苗木质量。此外,规程还制定了出圃标准,涵盖苗木地径、苗高、根系发育状况及无检疫性有害生物等核心指标,规范了起苗、分级、包装与临时贮运的技术要求,确保移栽成活与后续造林效果。
秦岭红豆杉栽培利用技术规程 第5部分:育苗适用于从事林业科研、林木良种繁育、珍稀植物保护与生态修复等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育苗企业、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以及园林绿化单位。尤其适合在陕西省秦岭及其毗邻地区开展红豆杉资源人工扩繁与可持续利用的实践场景。该规程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开展种苗质量监管、项目验收和技术培训提供了权威依据,也可作为农业职业院校相关专业教学与实训的重要参考资料,对推动秦岭红豆杉资源科学保护与合法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