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试)运行效果监测规范DB51T3318-2025.pdf
-
资源ID:404115
资源大小:550.61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8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试)运行效果监测规范DB51T3318-2025.pdf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试)运行效果监测规范DB51T3318-2025》讲解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在试运行及正式运行阶段开展效果监测的全过程技术要求与管理标准。该规范明确了监测工作的适用范围,涵盖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类型,并对排危除险项目提供了参考依据。规范系统性地提出了监测工作所涉及的基本要求、监测内容、精度控制、周期频率设定、效果评价方法以及资料整理与报告编制流程。其核心在于通过科学布设监测网络,采用仪器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治理工程稳定性和功能有效性的持续跟踪。针对不同灾害类型,规范细化了具体的监测指标:滑坡工程重点监测抗滑结构的位移、应力变化及外观宏观变形;崩塌工程关注支撑体稳定性、落石风险和锚固力状况;泥石流则强调拦挡坝受力状态、沉积淤积量及泄流通道通达性等关键参数。同时,文件规定了监测精度分级要求,包括位移、沉降、应力、裂缝等测量误差限值,并结合治理工程等级和危险程度确定合理的监测周期与频率,确保数据采集的代表性与及时性。此外,规范构建了基于监测数据分析的工程效果评价体系,要求对治理工程是否达到设计目标进行量化评估,并明确指出当监测值超过容许变形阈值时应启动预警响应机制。附录部分还提供了监测方案与报告的编写提纲、监测等级划分标准及记录表格模板,增强了标准的操作性和统一性。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试)运行效果监测规范DB51T3318-2025》适用于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运维单位,特别是承担滑坡、崩塌、泥石流治理工程监测任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该规范也可作为地方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急管理机构、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在验收、监管与风险评估过程中进行技术审查和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对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中从事地质灾害防控研究的相关人员,本文件提供了标准化的监测流程和技术参数参考,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水平。此外,承担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测设备研发、安装与维护的企业,也可依据本规范优化产品性能和服务方案,确保数据采集符合精度与频率要求。总体而言,该标准广泛适用于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地质环境复杂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交通、水利、能源、城乡建设等领域中涉及边坡治理与山地安全防护的工程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