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针茅草原割草场刈割技术规范DB15T4198-2025.pdf
-
资源ID:404132
资源大小:184.9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8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大针茅草原割草场刈割技术规范DB15T4198-2025.pdf
《大针茅草原割草场刈割技术规范》讲解了针对大针茅草原这一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在割草作业中的科学管理与操作标准,描述了为确保草原生态可持续利用、提升牧草产量和质量而制定的系统性刈割技术要求。该规范明确了适用范围聚焦于以大针茅为建群种的典型草原割草场,强调在实施刈割前必须满足特定条件,如草群高度不低于40厘米、地上生物量不少于1000 kg/667m²,以保障植被具备足够的生长成熟度和物质积累。规范提出了合理的刈割频次建议,推荐三年内刈割两次或两年一次,避免频繁收割对草原植被造成的生态压力,有助于根系恢复和群落稳定性维持。关于刈割时间,明确提出宜在8月中下旬进行,此时期牧草已进入成熟阶段,种子基本散落前,利于营养保存与再生。在操作细节上,留茬高度被严格规定:平缓地段控制在6±2 cm,起伏较大的地形则应保留8 cm以上,旨在保护植物生长点、减少土壤裸露、防止水土流失并促进来年返青。此外,对草条的宽度与厚度也作出限制,即不超过180 cm宽和20 cm厚,有利于通风干燥和后续机械化作业。打捆环节则以牧草含水量降至14%±1%为关键指标,确保饲草贮存过程中不发生霉变。规范还特别提出作业气象条件要求——风力不大于4级,防止因风力过大影响机械作业安全及草条成型;并推荐使用指耙搂草机作为适宜的刈割机械类型,减少对草场结构的破坏。整套技术体系兼顾生态保护与生产效率,体现了草原资源科学利用与可持续管理的核心理念。
《大针茅草原割草场刈割技术规范》适用于从事草原畜牧业生产、天然草原割草场经营管理、饲草料种植与收获的技术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特别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以大针茅为优势种的典型草原区域。该文件可为各级草原管理部门、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草业生产企业以及专业合作社提供标准化操作依据,用于指导割草场合理规划、科学刈割与生态养护。同时适用于科研单位和教学机构在草原生态恢复、牧草资源高效利用等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参考。对于涉及草原机械化作业的农机服务组织和个人,在设备选型、作业时机选择等方面也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是推动草原生态保护与现代草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