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全人之家! | 帮助中心 安全生产文库,专业安全资料网站,助力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人之家
全部分类
  • 安全课件   操作规程 >
  • 安全管理   安全标准 >
  • 应急预案   事故案例 >
  • 安全教育   安全讲话 >
  • 安全资料   法律规范 >
  • 安全技术   安全视频 >
  • 安全文化   安全常识 >
  • 建筑安全   安全动态 >
  • 安全素材   精品资料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安全人之家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企业用能系统耦合可再生能源计量技术指南DB11T2480-2025.pdf

    • 资源ID:404298       资源大小:149.49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8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企业用能系统耦合可再生能源计量技术指南DB11T2480-2025.pdf

    企业用能系统耦合可再生能源计量技术指南讲解了企业如何对能源使用和可再生能源接入进行系统化、标准化的计量管理。该指南明确了企业在用能过程中,对外部输入能源、内部自产可再生能源、载能工质以及余能资源的计量范围与方法,并强调了输入、输出、消耗、自产及回收利用等各个环节的全面覆盖。标准依据国家及北京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背景制定,服务于“双碳”战略目标,旨在提升企业可再生能源使用的可测性与透明度。文件提出了企业能源计量的层级结构,按照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三级进行分级分项计量,确保数据精准到关键环节。在计量实施方面,规定了应配备满足分类、分级、分项要求的计量器具,优先采用具备自动采集和远程传输功能的智能化设备,以保障数据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同时,针对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风能和水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形式,分别给出了具体的计量原则和技术路径。此外,标准还强化了计量数据的应用价值,明确可用于企业内部节能管理、能耗分析、碳排放核算以及政府监管所需的统计报送和碳足迹认证,推动能源数据从“测量”走向“应用”。附录中提供的示意图进一步指导企业合理布局能源计量点位,增强可操作性。

    企业用能系统耦合可再生能源计量技术指南适用于各类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公共建筑运营单位、产业园区管理机构以及能源服务公司等需要开展综合能源管理的组织。特别适用于已接入或计划接入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水能或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系统的企业用户。本标准也适用于能源审计、节能改造、绿色工厂创建、碳排放核算与核查、绿色电力交易等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对于电力、热力、燃气、水务等能源供应单位,在协助用能企业完成可再生能源计量体系建设时亦具参考价值。该指南为实现企业能源精细化管理和区域可再生能源消纳统计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尤其适合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推进低碳转型的重点用能单位使用。


    注意事项

    本文(企业用能系统耦合可再生能源计量技术指南DB11T2480-2025.pdf)为本站会员(一***)主动上传,安全人之家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安全人之家(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VIP会员
    加入vip,免费下载文档!
    微信客服
    服务号
    意见反馈
    点击发送邮件给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