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中重金属镉的污染评价与风险评估技术规范DB37T4936-2025.pdf
-
资源ID:404330
资源大小:321.1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8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贝类中重金属镉的污染评价与风险评估技术规范DB37T4936-2025.pdf
《贝类中重金属镉的污染评价与风险评估技术规范DB37T4936-2025》讲解了贝类作为水生环境重金属镉污染指示生物的技术评价方法和风险评估体系,描述了从样品处理、测定方法到污染评价与健康风险评估的完整流程。该技术规范明确了适用于非食用目的的贝类监测场景,强调其在环境质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不用于食用贝类产品安全检测。文件规定贝类样品应按照海洋监测标准进行采集、保存与运输,并要求去除内脏后制成匀浆样本,在-16至-18℃低温条件下储存。镉含量的测定采用国家标准中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污染评价采用污染指数法,通过实测浓度与标准限值的比值划分风险等级:当污染指数小于0.6时为背景水平,无风险;介于0.6至1.0之间为残留较多,存在潜在风险;超过1.0则判定为超标,存在明显污染风险。风险评估部分构建了基于人体暴露模型的评估框架,计算人群因摄入贝类而引起的每日镉暴露量,综合考虑膳食消费量、吸收率及平均体重等因素。在此基础上引入暴露指数,将实际暴露水平与每月可耐受摄入量进行对比,判断是否超出健康安全阈值。若暴露指数大于1.0,则认为构成不可接受的健康风险。整个技术体系结合环境监测与公共卫生评估视角,为区域性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风险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贝类中重金属镉的污染评价与风险评估技术规范DB37T4936-2025》适用于从事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水产资源保护、环境污染评估及相关科研工作的技术人员与管理机构。该规范主要面向各级海洋与渔业管理部门、环境监测站、第三方检测实验室以及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中涉及水体重金属污染研究的专业人员。适用于以贝类为生物指示种开展近岸海域或淡水水体中重金属镉污染状况调查与长期趋势分析的应用场景,尤其适合用于山东省管辖范围内海区的环境质量评估工作。由于本文件明确排除食用贝类安全检测用途,因此不适用于食品安全监管、市场抽检或食品生产企业质量控制等领域。该技术规范为环境风险预警、生态修复决策和污染防治政策制定提供了标准化工具,有助于提升区域环境治理体系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