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 碳排放DB11T2479-2025.pdf
-
资源ID:404353
资源大小:267.55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8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 碳排放DB11T2479-2025.pdf
《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 碳排放DB11T2479-2025》讲解了在产业园区规划阶段开展碳排放评价的技术路径与规范要求,描述了将碳排放因素系统纳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全过程的具体方法。该文件明确了碳排放评价的基本原则、工作流程和主要内容,涵盖从规划分析、现状调查、碳排放识别到核算分析、优化建议及管理措施的完整链条。标准提出应同步开展碳排放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强调以二氧化碳为主,兼顾其他温室气体的核算范围,并规定评价在时间上与规划周期一致,在空间上覆盖园区整体。文件构建了包含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和废弃物处理三大来源的碳排放识别体系,提出分行业、分园区两个层面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的要求。同时,标准系统梳理了碳排放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推荐采用碳排放总量、强度等多维度指标进行评估。在核算环节,参考国家及北京市现行核算通则,明确了基础数据获取途径与计算方法,支持情景模拟与趋势预测。针对规划方案不合理或碳排放压力较大的情形,文件指导编制单位提出规划调整建议,并系统列出了减污降碳协同措施,包括能源结构调整、工艺优化、资源循环利用与末端治理等手段。此外,标准对碳排放管理制度建设提出框架性要求,如监测监管机制、目标责任体系等,并规范了评价成果的呈现形式,提出碳排放专章的内容结构建议。附录提供了碳排放源识别表、核算基础数据表及减污降碳措施清单等工具性资料,增强可操作性。
《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 碳排放DB11T2479-2025》适用于从事产业园区规划编制、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管理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相关单位与人员,包括政府主管部门、产业园区管理机构、环评技术服务机构、低碳咨询机构以及科研院所。本标准特别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等产业园区在规划阶段开展碳排放评价工作,也可作为规划实施后跟踪评价中碳排放分析的参考依据。适用行业领域涵盖电力生产、水泥制造、石油化工、热力供应、电子设备制造、机械制造、服务业、道路运输、民用航空等重点碳排放行业,尤其适合主导产业明确、碳排放总量较大或未来增长潜力显著的产业园区使用。该标准对于推动产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支撑“双碳”目标落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