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沥青混凝土应用酸性骨料技术规范DLT5876-2024.pdf
-
资源ID:404619
资源大小:435.96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8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水工沥青混凝土应用酸性骨料技术规范DLT5876-2024.pdf
《水工沥青混凝土应用酸性骨料技术规范DLT5876-2024》讲解了在水电水利工程中应用酸性骨料制备水工沥青混凝土的技术要求与操作规范。《水工沥青混凝土应用酸性骨料技术规范DLT5876-2024》描述了针对酸性骨料在沥青混凝土中的使用所提出的一整套技术体系,涵盖骨料的技术标准、配合比设计原则、施工工艺要求以及质量控制措施等内容。该规范明确定义了酸性骨料为二氧化硅含量超过63%的花岗岩、花岗斑岩等火成岩类或碱度模数低于0.6、碱值小于0.7的岩石加工所得骨料,并将其与中性和碱性骨料进行区分,突出了酸性骨料与沥青黏附性较差的技术难点。为此,规范从原材料控制入手,规定了粗骨料和细骨料的物理性能指标,如表观密度、吸水率、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值、含泥量和坚固性等,并特别强调通过抗剥落材料(如水泥、消石灰或有机抗剥落剂)提升骨料与沥青之间的黏附性能。对于粗骨料,要求最大粒径不宜超过19mm,建议分3至4级配料以保证级配稳定性,同时明确了破碎砾石的含量及颗粒形状控制要求。配合比设计方面,需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多组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并考虑耐久性与水稳定性的长期影响。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拌和温度、摊铺均匀性和压实工艺,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黏结失效。质量控制环节则引入多项试验方法,包括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及长期水稳定性测试等,确保结构在复杂水环境下的耐久性和整体性能。附录部分提供了骨料酸碱性测试、黏附性试验、破碎砾石含量测定等多项检测方法,增强了标准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水工沥青混凝土应用酸性骨料技术规范DLT5876-2024》适用于从事水电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及科研工作的单位和技术人员,尤其适用于在天然骨料资源中缺乏优质碱性骨料(如石灰岩)而必须采用酸性岩石作为集料的区域。本规范广泛服务于水利水电大坝面板、防渗层、溢洪道边墙、渠系护面等使用沥青混凝土结构的关键工程领域。同时适用于地质条件限制导致只能就地取材采用花岗岩、闪长岩等酸性岩体加工骨料的工程项目。此外,材料生产企业、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以及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在开展相关产品研发、性能评估与技术创新时也可参照执行该标准。其技术内容对提高酸性骨料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和界面黏附性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有助于推动我国偏远地区、高寒山区及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中沥青混凝土技术的规范化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