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储能电站并网运行与控制技术规范 第5部分:安全稳定控制DLT2246.5-2021.pdf
-
资源ID:405304
资源大小:405.7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8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电化学储能电站并网运行与控制技术规范 第5部分:安全稳定控制DLT2246.5-2021.pdf
《电化学储能电站并网运行与控制技术规范 第5部分:安全稳定控制》讲解了电化学储能电站在参与电网安全稳定控制时所需满足的技术要求与性能指标,明确了储能系统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中的关键作用。该规范从术语定义出发,清晰界定了“稳定控制”“功率紧急反转”“荷电状态(SOC)”“孤岛运行”以及“潮流涌动”等核心概念,为后续条款的实施奠定了统一理解的基础。文件规定所有参与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的储能电站必须具备功率紧急反转功能,且响应时间极为严格——从故障识别开始至完成反向功率输出的时间不得超过300毫秒,其中储能变流器(PCS)收到指令后反应时间不超过100毫秒,体现了对快速响应能力的高标准要求。此外,电站在执行安全稳定控制命令前,其电池荷电状态需确保至少可按最大倍率持续充放电5分钟,以保证足够的能量支撑能力。规范还提出在可能形成孤岛运行的局部电网中,储能电站宜具备带负荷孤岛运行的能力,增强局部供电可靠性。针对直流闭锁等严重故障引发的潮流重新分布问题,文件明确要求对直流近区储能电站进行潮流涌动校核,防止因快速充放电行为导致线路过载或其他稳定性问题。在故障穿越方面,标准制定了详细的电压耐受曲线和运行要求,规定在0.85~1.1 p.u.电压区间应正常运行,在更高或更低电压条件下应具备一定的耐受持续时间,提升系统的抗扰动能力。整体来看,该规范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安全稳定控制技术框架,强化了电化学储能在现代电力系统应急响应中的功能性定位。
《电化学储能电站并网运行与控制技术规范 第5部分:安全稳定控制》适用于接入10(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并由电网调度机构直接调度管理的各类电化学储能电站建设、运行和管理工作。该标准主要服务于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单位、电网调度运行部门、储能电站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及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尤其适用于大规模锂电池、液流电池等新型储能系统在特高压直流近区、新能源高渗透区域、负荷中心等关键位置的应用场景。同时,也适用于开展储能系统涉网性能检测、安全稳定控制系统集成、并网验收与运行评估的相关科研机构和技术监督单位。通过对响应速度、控制精度、故障穿越能力和系统协同性的规范化约束,为保障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背景下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关键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