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旱獭无人机监测技术规范TZBXH 125-2025.pdf
-
资源ID:405389
资源大小:4.05M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8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灰旱獭无人机监测技术规范TZBXH 125-2025.pdf
《灰旱獭无人机监测技术规范TZBXH 125-2025》讲解了针对新疆地区灰旱獭种群开展无人机遥感监测的全流程技术标准与操作规程。该文件明确了每年在灰旱獭出蛰后(4月至5月)和繁殖后期(6月至7月)开展两次监测,规定了以1 104 hm²为单位设置长期监测单元,并在每个单元内均匀布设4个监测区和相应的无人机监测点,确保空间代表性与数据可比性。为实现精准评估,文档提出通过建立人工监测样地,采用捕尽法测定洞口系数,即灰旱獭数量与其洞穴密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为后续由无人机影像推算种群密度提供关键换算参数。文件详细规定了无人机飞行高度(60m–120m)、飞行参数、影像采集与处理方法,要求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进行洞穴检测,并设定了分类精度标准:总体精度不低于80%,Kappa系数不低于0.75,以保证识别结果的可靠性。文档还提供了洞口密度与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并将发生程度划分为轻度(<10只/hm²)、中度(11–20只/hm²)和重度(≥21只/hm²)三个等级,为风险预警和防控决策提供量化依据。同时,规范对安全防护、应急处置、数据上报和档案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引用了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保障作业安全和数据完整性。附录部分提供了灰旱獭生物学信息、样地登记表、监测布局图和技术指标记录表格,增强了文件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灰旱獭无人机监测技术规范TZBXH 125-2025》适用于从事草原生态保护、生物灾害防控、野生动物管理及相关科研监测工作的机构与人员,特别适用于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开展灰旱獭种群动态监测的草原管理部门、植保站、疾控中心、林业草原生物灾害防控单位以及科研院校。该标准也可为使用无人机技术进行其他草原有害生物或洞穴类啮齿动物监测的单位提供参考,尤其适合需要高精度遥感识别与定量评估结合的技术团队。此外,农业、畜牧、环境监测及应急管理领域涉及鼠害调查与公共卫生风险防控的相关组织亦可参照执行,对于提升区域生态安全监测能力、推进标准化数字治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