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冻土矿区块石复合结构技术规范TQAS 120-2025.pdf
-
资源ID:405510
资源大小:1.08M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多年冻土矿区块石复合结构技术规范TQAS 120-2025.pdf
《多年冻土矿区块石复合结构技术规范TQAS 120-2025》讲解了在多年冻土区域开展矿山生态修复过程中,采用块石复合结构保护暴露冻土的技术要求与施工方法;《多年冻土矿区块石复合结构技术规范TQAS 120-2025》描述了该技术体系适用于高寒矿区矿坑边坡、露天采场及渣山水文生态修复场景下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与施工流程。本文件明确了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高温冻土等关键术语的定义,提出块石复合覆盖层通过冷暖季差异性导热和对流换热机制,实现“导热二极管”效应,抑制暖季热量传入、促进冷季冻土散热,有效延缓冻土退化。技术内容涵盖材料准备、基质配比、植被恢复及施工工艺等环节:规定煤矿区基质层由渣土与牛羊板粪按5:1混合,并满足有机质、含水率等质量要求;块石需具备高强度、低风化特征,粒径控制在150mm~300mm之间,堆砌后孔隙率达25%~40%;植被毯由生态纤维与无纺布构成,铺设时应重叠压实并配合矿渣层使用;植物选种强调优先采用青海本地抗寒、抗旱、耐盐碱的乡土草种,禁止引入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外来物种;施工中分层设置基质层(≥0.2m)、矿渣层(≥0.25m)和块石层(≥1.0m),并严格控制播种深度与施肥量;坡度设计不超过25°,同时遵循HJ 651等相关生态治理规范。附录部分详细阐述了块石复合结构的工作原理与适用条件,指出其冷却机制源于多孔介质内的空气对流及材料热物理性能随温度变化的特性,特别适用于地貌重塑后的高寒矿区生态重建工程,但不适用于汇水区域以防积水影响冻土稳定性。
《多年冻土矿区块石复合结构技术规范TQAS 120-2025》适用于青藏高原等高海拔、低温环境下的多年冻土区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主要面向露天煤矿、金属矿及其他工业固体废弃物堆积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单位。该规范为从事高寒矿区生态保护与恢复的设计院所、施工单位、环境监测机构以及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提供了科学可行的技术路径,尤其适用于海拔3700米以上、年均温低于-4℃且存在多年冻土分布的区域。涉及行业包括矿业开发企业、生态环境修复公司、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单位,以及从事冻土环境保护研究的科研机构。通过标准化材料配置与施工工艺,确保冻土层稳定性与植被恢复效果同步提升,广泛服务于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西部脆弱生态系统保护战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