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用电安全管理创新研究》讲解了我国农村用电安全领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描述了国家电网公司基于社会责任视角推动农村用电安全管理机制改革的探索路径。文章指出,随着农村电气化水平提高和家用电器普及,设备缺陷与用电风险随之上升,由于群众安全知识匮乏和管理基础薄弱,用电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尽管产权分界点使客户端安全事故超出供电企业法定责任范围,但社会认知误区仍将其归咎于供电服务,形成管理困境。为此,国家电网自2011年起实施“农村用电安全强基固本工程”,并选取40个县开展试点,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提炼出一套系统化的管理模式。该模式以“目标理念、管控防护、联动激励、服务组织、宣传引导”五个节点为核心,构建“三条基线、三个机制、三个体系”的“三三三”农村用电安防体系。其中,“三条基线”明确政府主导、供电企业专业指导、群众参与的协同结构;“三个机制”涵盖协同共管、督促激励与宣传引导,实现多元共治;“三个体系”则包括隐患治理、技术防护与辅助服务三大支撑系统。这一体系在1783家县级供电公司推广应用,显著提升了农村用电安全的整体防控能力。
《农村用电安全管理创新研究》适用于从事农村电力管理、配电运维及安全生产监管的相关企业和机构人员,尤其适合国家电网及其下属各级供电公司的安全管理、农电服务、技术推广等部门工作人员。同时,该研究成果对地方政府应急管理部门、乡镇基层治理组织以及参与农村公共安全建设的社会服务机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关注农村电气化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的研究人员与政策制定者也可从中获得理论支持与实践借鉴。研究成果所提出的“政府主导、企业指导、群众参与”协同机制,对于需要跨部门协作解决公共安全问题的领域同样具备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