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癌性疼痛操作规范TCEMA 044-2025.pdf
-
资源ID:407037
资源大小:2.93M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3.68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癌性疼痛操作规范TCEMA 044-2025.pdf
《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癌性疼痛操作规范》讲解了壮医理论体系下针对癌性疼痛的特色针刺技术操作标准,描述了该疗法的理论基础、适用范围、具体操作流程及安全性管理要求。该文件基于壮医学“三道两路”“天人地三气同步”的核心理论,将癌痛归因于癌毒阻滞经络、气血失调所致,提出以“调气、解毒、补虚、祛瘀、调神”为治疗原则。规范明确了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的定义,即通过艾灸激发穴位热敏化现象,识别高反应性治疗点,并实施精准针刺以疏通经络、调节机体自愈能力。文中详细规定了操作前的环境与人员资质要求,强调治疗空间应清洁安静、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且施术者必须具备中医或民族医执业资格并接受专业培训。在操作步骤方面,系统阐述了选穴原则——遵循“痿肌痛沿麻络央”,结合部位病机选择局部或邻近穴位;采用温和灸法进行热敏穴探查,识别透热、传热等六类热敏现象作为定位依据;随后使用毫针对确认的热敏穴进行浅刺,不施复杂手法。文件还列明禁忌症如重要脏器部位、皮肤感染区、凝血障碍患者等不宜施针;提出可能出现的晕针、局部出血等不良反应应对措施,并引用WS/T 313、GB 15982等国家行业标准保障操作安全。评估方法推荐使用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进行疗效量化跟踪,确保治疗可测量、可重复。附录提供标准化操作流程图、常用穴位图示及评估工具,增强了临床实操指导性。整体规范兼顾科学性、实用性与民族医药特色,推动壮医技法向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癌性疼痛操作规范》适用于从事肿瘤支持治疗、疼痛管理及民族医药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具备中医、民族医执业资质并在肿瘤科、疼痛科、康复科或临终关怀领域工作的医师和针灸治疗师。该标准也适用于开展民族医药研究的科研机构、教学单位以及相关培训机构,在人才培养、技术推广和临床研究中作为统一操作依据。此外,各级医疗机构若引入壮医特色疗法用于癌痛综合干预,亦可参照本规范建立服务标准与质控体系。对于接受中医药或民族医药辅助治疗的癌症患者,尤其是对药物镇痛存在依赖、副作用明显或疗效不佳的人群,此疗法具有较高的适用价值。由于其强调无创或微创、非药物干预的优势,尤其适合在姑息治疗、慢性疼痛管理和整合医学模式下推广应用。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升民族医药服务质量,促进跨学科协作与规范化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