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与城市绿地红火蚁监测技术规程DB44T2736-2025.pdf
-
资源ID:407140
资源大小:337.84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3.68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林地与城市绿地红火蚁监测技术规程DB44T2736-2025.pdf
《林地与城市绿地红火蚁监测技术规程DB44T2736-2025》讲解了针对林地与城市绿地环境中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的系统性监测技术规范,明确了从区域分类、监测实施到发生等级评估及动态调整的全过程操作要求。《林地与城市绿地红火蚁监测技术规程DB44T2736-2025》描述了根据土地类型划分重点与非重点监测区域的技术框架,重点区域包括疏林地、苗圃地、公园绿地、广场用地等高风险地段,非重点区域则涵盖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及防护绿地等低风险或作业受限区域。该规程规定了监测单元的设置原则,重点监测单元以每5公顷设置不少于一个667平方米以上的样地,非重点单元则沿边缘设置每千米不少于100米长的样带。监测时间设定在红火蚁活跃期,即每年3月至5月和8月至10月,重点单元每年至少监测两次,非重点单元至少一次。监测需在气温20至35摄氏度、无降雨条件下进行。规程细化了两种主要监测方法:树干诱集法适用于立木密集区域,通过在树干基部固定含火腿肠的离心管诱集蚂蚁;地面诱集法参照国家标准适用于开阔或树木稀疏地带。样本回收后须使用酒精保存,并依据国家标准GB/T 20477-2006进行种类鉴定。发生等级依据平均每监测瓶内红火蚁数量进行评估,分别制定了树干法与地面法的分级标准,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级。此外,规程建立了动态管理机制,对连续两次未发现红火蚁的重点单元可降级为非重点,而连续两次评估为二级及以上发生的非重点单元应升级为重点监测对象。配套的附录提供了标准化记录表格,确保监测信息可追溯、可比对,提升了数据规范化水平。
《林地与城市绿地红火蚁监测技术规程DB44T2736-2025》适用于林业管理部门、城市园林绿化机构、生态环境保护单位以及病虫害防控专业队伍等相关领域人员开展红火蚁监测工作。该规程特别适用于广东省内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在林地、公园绿地、附属绿地、广场用地、苗圃地、疏林地及生态保育区等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外来入侵生物监测实践。从事城市生态安全管理、园林养护、森林资源保护、农业植保以及公共卫生防疫的技术人员可依据本文件执行标准化监测任务。同时,科研院所、高校相关研究团队在开展红火蚁生态分布、种群动态或防控技术研究时,也可将本规程作为统一的技术依据。此外,承担政府购买服务的专业防治公司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在履行红火蚁监测合同义务时,亦应遵循本文件所规定的操作流程与评估标准,确保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可比性和法律效力。规程对提升区域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实现红火蚁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