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榈木育苗技术规程DB44T2737-2025.pdf
-
资源ID:407155
资源大小:311.5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3.68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花榈木育苗技术规程DB44T2737-2025.pdf
《花榈木育苗技术规程DB44T2737-2025》讲解了花榈木(Ormosia henryi)从种子采收到苗木出圃全过程的技术标准与操作规范,涵盖了种子质量控制、育苗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档案记录等关键环节。《花榈木育苗技术规程DB44T2737-2025》描述了优良母树的选择条件,要求选择15年以上、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采种来源,并明确了荚果成熟后在果皮转为深褐色并开始开裂时进行采收。种子处理强调阴干去杂,避免暴晒,确保净度≥95%、含水量10%-13%、发芽率≥60%,贮藏则需在4℃~8℃低温环境下长期保存以维持活力。育苗部分系统规定了芽苗培育和容器育苗的操作流程,包括圃地选址、整地作床、土壤消毒、温水浸种催芽及播种密度等细节,其中播种期建议为2月中旬至下旬,采用点播方式,覆土4mm~6mm,并加强芽苗期的水分管理和追肥。容器育苗对基质配比、容器规格、移植方法及后期水肥调控提出具体要求,尤其注重遮荫管理与逐步撤网炼苗的过程。针对黑痣病、根腐病、立枯病等主要病害,《花榈木育苗技术规程DB44T2737-2025》提供了相应的化学药剂防治方案,如使用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溶液定期喷洒或灌根处理;对刺蛾、卷叶螟、蚜虫等虫害则推荐灭幼脲、吡虫啉等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及时防控。出圃阶段依据GB 6000标准对苗木进行分级,明确规定一级苗和二级苗的地径、苗高及外观质量指标,并要求出圃苗木必须达到Ⅱ级以上标准,附带标签和质量证明。整个育苗过程还需建立完整的生产经营档案,落实溯源管理。
《花榈木育苗技术规程DB44T2737-2025》适用于从事林木种苗生产、林业生态建设、园林绿化及相关科研教学的单位与个人,特别适合广东省内从事珍贵阔叶树种培育的苗圃企业、国有林场、林业主管部门和技术推广机构使用。该规程可广泛应用于花榈木人工造林项目、乡土树种繁育基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以及城市景观绿化苗木生产等领域。对于农业院校、林业科研院所而言,本文件亦可作为花榈木育苗实验教学与技术研发的重要参考依据。此外,从事生态修复、碳汇林建设和乡村振兴项目的实施主体也可参照此规程开展标准化育苗工作,确保苗木品质达标,提升造林成活率与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