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球甘蓝杂交种子生产质量控制规范TQHNX 053-2025.pdf
-
资源ID:407311
资源大小:2.58M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8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结球甘蓝杂交种子生产质量控制规范TQHNX 053-2025.pdf
结球甘蓝杂交种子生产质量控制规范讲解了青海省针对结球甘蓝杂交制种全过程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技术要求与操作流程。该规范明确了术语定义,包括散粉杂株、田间质量控制单元、定点取样和农户种子等核心概念,为质量管控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语言。规范对生产人员提出了专业素养与技术能力要求,强调其需具备种子生产、检验及评价的综合能力。在质量控制程序方面,涵盖了从基础信息记录、亲本种子检验、隔离区设置、育苗管理到田间全程监控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对亲本播种前的质量检测提出了具体标准,必须符合GB 16715.4等相关国家标准,并通过GB/T 3543系列规程进行净度、发芽率、水分、纯度及转基因检测。制种过程中设置了严格的隔离要求,2000米范围内禁止其他甘蓝或十字花科作物种植,防止串粉污染。育苗阶段实施去杂去劣,确保苗期纯度,定植前杂株率不得高于0.2%。田间管理以质量控制单元为基础,实行五点取样法,动态监测父母本比例、杂株率及散粉情况,花期通过人工辅助授粉与蜜蜂调控保障授粉效率,终花期及时割除父本并做好标记。收获前病虫害株率控制在20%以内。种子收储加工环节规定农户种子含水量低于10%、杂质低于3%,商品种子须经过精选、扦样和多项质量指标检验,最终形成可追溯的质量报告体系,实现全过程闭环管理。
结球甘蓝杂交种子生产质量控制规范适用于从事结球甘蓝杂交种子生产的农业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等主体,尤其适用于在青海省高原气候条件下开展规模化制种的单位和个人。该规范适用于从亲本准备、育苗、大田生产、质量检验到种子加工储藏的全链条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也可作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种子质量管理机构和第三方检测单位开展监督抽查与认证评估的技术依据。同时,对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蔬菜育种与种子科学相关研究的人员具有参考价值。规范的应用有助于提升高原地区结球甘蓝种子生产的标准化水平,保障种子质量和品种真实性,推动区域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