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沙植被退化程度评价技术规程DB15T4223-2025.pdf
-
资源ID:408548
资源大小:334.65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3.68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固沙植被退化程度评价技术规程DB15T4223-2025.pdf
《固沙植被退化程度评价技术规程DB15T4223-2025》讲解了人工固沙植被退化程度的科学评价体系与标准化操作流程,涵盖了从判别依据到最终等级划分的全过程。该规程明确了固沙植被在面对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发生生长衰退并导致土地次生沙化的判定标准,并对乔木、灌木和草本三类植被分别提出了具体的退化判别条件。针对不同植被类型,规程构建了由植被指标和沙化指标组成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植被指标占70分,包括死亡木比例、枯梢情况、枯死株与枯枝比率、疫木情况、植被覆盖度、多年生植物多样性及生物量等关键参数;沙化指标占30分,以裸沙斑面积占比为核心衡量要素。数据采集强调在8月至10月间进行野外调查,采用规范化的样方设置方法,结合无人机航拍获取高分辨率影像用于识别裸沙斑。评价采用权重累加法,依据各类植被在样地中的投影占比进行加权计算综合得分,并据此将退化程度划分为四个等级:轻度(15≤E<35)、中度(35≤E<55)、重度(55≤E<70)和极重度(E≥70)。规程还规定所有技术档案管理应符合GB/T 21141的要求,确保评价过程可追溯、结果可验证。附录A和B作为规范性文件提供了详细的赋分标准与评分依据,增强了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固沙植被退化程度评价技术规程DB15T4223-2025》适用于从事防沙治沙、生态修复、荒漠化防治等相关领域的科研机构、林业与草原管理部门、环境保护单位以及相关技术服务公司。该规程特别适用于内蒙古及其他类似生态环境区域的人工固沙林草植被健康状况评估工作,为政府部门开展生态保护成效考核、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规划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同时,该标准也可供高校与研究机构在生态监测、植被动态研究和遥感数据分析教学与实践中参考使用,是推动荒漠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和精准治理的重要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