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退化土壤修复技术规程TSAASS 266-2025.pdf
-
资源ID:408688
资源大小:885.8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日光温室退化土壤修复技术规程TSAASS 266-2025.pdf
《日光温室退化土壤修复技术规程TSAASS 266-2025》讲解了日光温室条件下茄果类蔬菜种植土壤发生退化的诊断标准与系统性修复措施。该文件明确了土壤退化包括养分失衡、板结和次生盐渍化三种主要类型,并为每种退化类型设定了具体的耕层土壤诊断阈值,如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镁及电导率等量化指标。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问题,文件提出了包括秸秆生物反应堆、施用有机肥与微生物菌剂、科学化肥调控、土壤调理剂应用等综合改良技术路径。其中,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通过在定植前沟施秸秆并配合腐熟剂以增强土壤透气性和有机质含量;对严重板结或盐渍化土壤推荐施用符合标准的生物炭或脱硫石膏等材料进行物理化学性质调节。此外,强调依据作物生长阶段合理控制化肥投入,特别是在前期控氮、中期补磷、后期增钾,同时结合中微量元素补充,解决养分失衡问题。在种植制度方面,倡导通过水旱轮作、叶菜-根茎-茄果类蔬菜轮作以及休闲期填闲种植糯玉米、甜玉米或耐高温菌类等方式改善土壤生态结构。文件还规定了生产全过程应建立完善的农事档案,涵盖修复前后土壤检测数据、肥料农药使用记录、操作时间与责任人等信息,要求定期测定pH和EC值,并建议实行电子化管理,档案保存不少于两年,以实现可追溯与长期监测。
《日光温室退化土壤修复技术规程TSAASS 266-2025》适用于从事日光温室蔬菜栽培的农业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专业种植户,特别是以番茄、黄瓜等茄果类蔬菜为主要作物的设施农业生产主体。本规程亦适用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土肥管理部门、生态环境治理单位以及科研教学单位在开展设施土壤质量提升、退化土壤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农业实践过程中作为技术指导依据。对于面临土壤连作障碍、次生盐渍化、板结及养分失衡等问题的北方地区日光温室产区,尤其是山东及类似气候条件区域,该文件具有较强的现实应用价值和技术推广意义。此外,从事土壤调理剂、微生物菌剂、生物炭等农资产品研发与推广的企业也可参考本规程进行产品设计与应用方案制定,确保其产品应用符合标准化修复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