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性地震应急救援》讲解了我国地震活动分布的特点,主要集中在台湾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及东南沿海,其中台湾和西南地区的地震活动最为强烈。文章详细描述了破坏性地震可能引发的直接和次生灾害,如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火灾、爆炸和化学危险物品泄漏等,并强调了《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对化工单位和危险品生产、储运等单位的要求。文章还介绍了临震应急措施,包括政府发布临震预报后的应急准备、震情监测、人员撤离与避震疏散、重要设施的紧急防护、抢险救灾准备工作的监督以及地震误传或谣传的平息。此外,《破坏性地震应急救援》详细阐述了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的应急程序,包括接警、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扩大、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六个环节,确保在地震灾害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组织救援行动,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破坏性地震应急救援》适用于各级政府、地震预报部门、企业抗震救灾指挥部、化工单位、危险品生产与储运单位、医疗救护机构、通信公司以及社区居委会等相关单位和个人。该文档特别适用于位于地震高发区域的企业和机构,为他们提供了一套全面的应急救援指南,帮助他们在面对破坏性地震时能够迅速反应,有效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