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全人之家! | 帮助中心 安全生产文库,专业安全资料网站,助力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人之家
全部分类
  • 安全课件   操作规程 >
  • 安全管理   安全标准 >
  • 应急预案   事故案例 >
  • 安全教育   安全讲话 >
  • 安全资料   法律规范 >
  • 安全技术   安全视频 >
  • 安全文化   安全常识 >
  • 建筑安全   安全动态 >
  • 安全素材   精品资料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安全人之家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蓄电池充电安全环保操作规程.docx

    • 资源ID:44516       资源大小:19.4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0.98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0.9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蓄电池充电安全环保操作规程.docx

    蓄电池充电安全环保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本公司所用电瓶型号、规格以及电气要求,了解充电机性能。 2.初充电瓶应详细阅读电瓶说明书,严格按规定进行充、放电、并做详细记录。电压、电位、温度等每小时至少记录一次。 3.在用电瓶前,进行充电前,要进行下列检查并处理、记录方可充电: a.电瓶箱外观是否良好 b.电瓶连线是否松动 c.电解液是否充足,严重不足,充电前补充蒸馏水。 d.电瓶顶端是否有异物、污染 e.电瓶是否漏液 4.电池充电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充电电压、电液、温度,并记录: a.电瓶温度超过50℃,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 b.单格电池反应剧烈,温度高,应考虑极间短路,电解液比重太低。 c.充电按时符合电池容量一般为放电量的1.1~1.2倍。 d.充电后期检查电解液比重及液面高度。 e.充电完毕,将电池的盖子旋好,并检查盖子的透气性。 5.准备必须的防护用品,胶手套,绝缘靴皮围裙,护目镜,浓度为5%的硫酸溶液及蒸馏水。 6.用浓硫酸配制稀时,应该把浓硫酸徐徐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以防止酸液飞溅伤人。如果不慎溅到皮肤上,用清水冲洗干净。 7.D-600电池第一阶段充电电流在65至100A之间选择,当第一阶段充电至电池的端电压普遍升到2.4V时,应转为第二阶段充电电流可选择40至50A。 8.充电工应保持每组电池极间的清洁,及时清理由于电解液产生的污物,防止极间的短路。 9.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解液中水的分解及蒸发,而造成密度升高及液面降低,应加蒸馏水调整。在加水时可以不打开浓液盖,而通过浮子来观察液面。 10.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硫酸的自然损耗,使密度降低,应当用稀硫酸加以调整,切忌用浓硫酸调整。调整比重应该在电池充足电以后进行。 11.在充电时,电池的温度不能超过50 ℃ ,若接近50 ℃ 时,采用水冷却的办法进行降温。 12.经常检查各个电池之间的导线连接是否松动,及时紧固。 13.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应当每隔1至2小时测量全组电池电压,及标示电池的电压、密度、温度。 14.电池在充足电以后,应先放掉降温水,然后用碱溶液冲洗电池表面,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不可将碱溶液浸入电池中。 15.蓄电池的表面、连接线及螺栓,应经常保持清洁、干燥。如有酸液应用棉纱蘸上碱溶液擦去,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并擦干。绝对不允许碱溶液进入蓄电池内。 16. 蓄电池的连接,必须保持接触良好、以免引起火花使极柱烧坏或蓄电池爆炸。 17. 蓄电池应避免过充电、过放电、强充电及充电不足,否则将缩短蓄电池寿命。 18. 蓄电池内不淮落入任何有害杂质。测量电解液密度和液面用的仪器及用具都应保持清洁,以免将杂质带入蓄电池内。 19.蓄电池盖上不准放置任何导电物品,以免造成蓄电池短路。 20.蓄电池放电后,应及时给予充电,最长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21.蓄电池在使用中,若出现落后蓄电池,应及时查明原因立即修复,若无法修复时,应更换新电池。 22.注入蓄电池的水及硫酸溶液,其温度应在10~35℃之间,不宜过高或过低。 23.充电室严禁烟火,以免发生氢气爆炸事故。充电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24.蓄电池在使用中,往往会出现电压、密度及容量不均衡现象。均衡充电除能防止上述现象的产生外,还能防止落后电池的产生,使各电池在使用中都能达到均衡一致的良好状态。蓄电池中使用时,每月应进行一次均衡充电。如有下列情况之一,都应进行均衡充电: a) 放电电压经常降至终止电压以下; b) 放电电流值经常过大时; c) 放电后未及时进行充电者; d) 电解液混入危害不大时; e) 经常充电不足或较长时间未使用时; f) 将极群组取出检查或清除沉淀物后。 均衡充电的方法:先将蓄电池进行正常充电,待充电完毕,静置1小时,再用正常充电第二阶段的电流继续充电,直至产生剧烈气泡时。如此反复数次,直至电压、密度保持不变,于间歇后再进行充电便立即产生剧烈气泡为止。 在均衡充电中每只电池的电压、密度及温度,都应进行测量并记录;充电完毕前,应将电解液的密度及液面高度调整到符合规定。 25.充电工应高度重视工作中电解液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应收集所有的废液进行集中的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注意事项

    本文(蓄电池充电安全环保操作规程.docx)为本站会员(安***)主动上传,安全人之家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安全人之家(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VIP会员
    加入vip,免费下载文档!
    微信客服
    服务号
    意见反馈
    点击发送邮件给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