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筑坝与排放操作规程》讲解了尾矿筑坝与排放的具体操作规范,强调了专人管理和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与维护的重要性。在子坝筑坝前,必须清理边坡上的杂物,并妥善处理泉眼、水井、地道或洞穴等。每期子坝堆筑完成后,需对筑坝质量及子坝长度、剖面尺寸、轴线位置、内外坡比、库内水位等进行检查,并由主管技术人员签字存档。对于坝体较长的情况,应采用分段交替放矿作业,确保坝体均匀上升,避免滩面出现侧坡或扇形坡。筑坝法采用上游式尾矿筑坝时,应于坝前均匀分散放矿,确保坝体按计划加高,同时保证汛期调洪和冬季冰下排矿。放矿时,值班人员必须在岗,防止矿浆流向外坡冲刷坝体。放矿管口向尾矿库内伸出的长度应适当,不得冲刷坝坡,且不能将放矿管口埋入矿浆。还需经常检查排放管路有无堵塞、磨损,严禁矿浆从坝顶溢出。同时,要做好坝外坡面的维护工作,确保坝面、坝肩排水沟畅通。发现尾矿设施有隐患及不安全征兆时,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并采取应急措施。岗位记录需认真填写,严格执行安全交接班制度。
《尾矿筑坝与排放操作规程》适用于矿业企业中涉及尾矿筑坝与排放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尾矿库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该规程对于确保尾矿库的安全运行、预防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适用于各类矿山企业的尾矿库建设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