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讲解了公司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政策和目标,强调了“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这一核心理念,并设定了集团内员工工亡率为0,千人负伤率不大于3的安全目标。该规程详细描述了电解工艺中存在的多种危险,包括氢气和氯气的混合可能导致的爆炸风险、铵盐在特定条件下生成爆炸性物质三氯化氮的风险、电解溶液的强腐蚀性以及液氯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泄漏风险。规程还列出了几种化学物质的潜在危害,例如烧碱对皮肤和眼睛的强烈腐蚀性,盐酸对呼吸系统的刺激作用,氯气的剧毒性和氢气的易燃易爆特性。此外,该规程提供了详细的电解正常操作步骤,包括如何逐步增加电流和压力、监控气体压差和温度、确保阴极液温度达到指定值后锁定电解槽的活动头、检查氯气和氢气的纯度以及检验烧碱的质量。对于电解负荷的调节,规程建议每4小时检查一次关键参数,每周测量一次槽电压,以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电解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化工行业的电解岗位工作人员,特别是那些从事食盐水电解生产的操作员和技术人员。该规程不仅为一线操作人员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导,帮助他们了解和遵守安全操作规范,还为管理人员提供了监督和培训的依据,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该规程也适用于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作为制定和评估安全生产标准的重要参考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