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措施专项经费管理制度》讲解了为有效使用安全技术措施专项经费而制定的具体管理制度,确保该经费在安全生产中发挥最大作用。根据国家计委的相关规定,企业每年需在固定资产更新和技术改造资金中安排 10-20%(矿山、化工、金属冶炼企业大于 20%)用于安全技术措施,且不得挪作他用。该制度要求矿财务单独设立安全技术措施费用账户,并强调在编制生产计划时同步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确保所需经费、设备、物资、器材的落实。同时,制度还规定了每月进行一次全矿安全大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限期整改,并保障整改所需资金。此外,制度要求坚持为职工购买工伤保险,制定劳动保健管理制度和劳动用品发放制度,维护现有安全设施,定期进行技术改造,降低粉尘产生率,减少职业病和职业中毒的风险。安全技术措施的设计和施工需经矿长审查签字,工程验收需由安全管理人员和使用班组共同参与。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如挪用专项资金或不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资金投入,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安全技术措施专项经费管理制度》适用于矿山、化工、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的企业,特别是需要大量安全技术措施投入的企业。这些企业应根据制度要求,合理安排和管理安全技术措施专项经费,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